今年以来,面对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局面,全省上下认真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最大程度稳住了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经济运行度过了最困难的阶段。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8月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向全省上下发出“坚决担起‘勇挑大梁’重大责任”的动员令,金融条线动若风发,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人民、专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支持稳住经济大盘,为全省经济恢复发展营造适宜货金融环境,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精准有力,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区域金融风险底线。透过本报记者梳理的关键词,看江苏金融业展现担当勇挑大梁。

1 关键词:稳企纾困

【我在现场】

金融活水,与实体经济共渡难关

国庆节后,苏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啤酒瓶盖、饮料罐依次下线装车,准备送往青岛啤酒、王老吉等客户工厂。一大早,企业负责人李龙来就在车间里转悠,看着忙碌的生产线感到高兴。谁能想到,就在半年前,因为疫情影响,他们曾面临着物流运输紧张、资金链紧张的局面。

“幸亏5月份农行宿迁沭阳县支行给予了5000万元‘专精特新小巨人贷’,真是及时雨啊,帮我们扛住了难题,渡过了难关。”李龙来说,下半年发展得很好,订单也不错,跟合作伙伴关系也更加密切,信息更足。

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多点散发态势,各地纷纷出台金融稳企纾困举措,“货金融26条”“外汇管理20条”……从加大信贷投放、无还本续贷、下调贷款利率、推进首贷扩面等方面注入金融活水,解决“急难愁盼”,稳预期、强信心,为稳经济大盘、保市场主体提供有力金融支撑。以制造业为例,金融机构围绕“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支持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渡过难关,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了较快增长,同时探索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扩大服务覆盖面,一段时间,2022“江苏省普惠金融县区行”活动在全省多地进行,通过政策介绍、银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将金融产品和服务、财政政策等送至企业门口。

不仅如此,加快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结构政策精准出击,科技创新再贷款、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政策工具不断落地兑现,激励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向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倾斜。

【数据图表】

截至6月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4万亿元、同比多增563.1亿元,增量占全国11.4%。其中,本外贷款新增1.78万亿元、同比多增2224亿元,新增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省保险业提供各类风险保障352.58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1.74万亿元,增长30.18%;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4万亿元、同比增长29.5%,贷款户数244.88万户,较年初增加48.85万户;绿色信贷余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50%;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9%、连续21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专家点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副院长 何正全:

金融助力稳经济大盘,正瞄准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尤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以及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正在持续提升。

我们注意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省科技金融得到深入推广,为普惠金融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金融机构运用科技手段创新服务解决方案,呈现出金融供给多样化的新局面。

在普惠金融方面,还强调把金融的好处“惠”到实处。尤其是针对餐饮旅游等行业,以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江苏积极推广普惠金融金融机构大力创新适合群众需求的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普惠金融的可得,对于提振市场信心、助力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2 关键词:改革创新

【我在现场】

金融科技,数字化转型进行时

10月9日,走进苏州市吴江区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患者发现,在挂号、入院、出院等结算端口,又多了一种支付新方式——数字人民支付。点击选择、APP扫码即可付款,不联网也能使用,整套支付流程简单又方便。两年来,商场超市、农贸市场、街头小店……数字人民在苏州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多,持续“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全国首批数字人民试点,苏州不断创新应用场景,且进入提速发展阶段。9月19日,苏州市发布两大数字金融重磅政策。两项政策将推动数字人民在苏州市全市域、全领域试点应用,以场景开放推动试点示范、以深化试点扩大先发优势、以产业集聚形成生态体系,推动数字金融发展迈上新台阶。预计到2025年,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在全市建成2个全国领先的数字金融集聚区,集聚超过1000家数字金融企业,培育2至3家估值超百亿级的数字金融龙头企业。

数字人民试点仅是江苏探索金融改革创新的“冰山一角”。苏州设立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南京启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泰州建设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试验区,昆台两岸跨境人民同业融资等多项创新业务顺利实施,昆山市和苏州工业园区资本项目5项创新试点全部落地,长三角征信链台实现18个城市25个节点互联互通,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持续做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QDLP对外投资试点,支持开展跨境产业投资……随着多个国家级试点工作落地江苏,“金融+科技”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江苏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显著特点。

【数据图表】

截至9月末,苏州全市共有数字人民商户33.5万户。9月消费交易2.26亿元,较8月增长643%。苏州数字人民累计交易超过700亿元(包含兑入兑出、转账和消费)。其中,9月当月交易接350亿元。

政府、事业单位应用方面:9月,全市使用数字人民发放财政奖补资金9.7亿元,代发全市公务员、国资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工资6.39亿元。

企业用户端应用方面:截至9月末,全市各银行机构累计发放数字人民贷款29.03亿元,较上月末增加20.12亿元。

【专家点评】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与金融研究院院长 孙杨:

“十四五”期间,持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是不少省市金融改革的重点工作。推进或争取数字人民试点、打造数字金融创新集聚区等改革规划都广受关注。江苏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结合紧密,金融改革创新具备良好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属于领先梯队。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可更加有效地提升金融资源要素的运转质量和效率、强化金融风险监测监管、打通公共信息共享渠道,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一方面,数字金融创新可弥补传统金融的不足,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问题,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提升区域经济整体活力。另一方面,数字金融创新有助于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推动产业结构提档升级。未来,江苏金融业要进一步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科技金融供给水,推动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与市场紧密结合,以科技赋能促进金融行业提质增效。

3 关键词:资本赋能

【我在现场】

双向奔赴,借力资本市场获更大发展

10月13日上午,无锡亿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亿能电力”)正式登陆北交所,成为无锡年内北交所的“第一股”。据介绍,亿能电力此次募集资金总额7500万元,全部用于变压器和电抗器改扩建项目、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亿能电力也是无锡市高新区第一家北交所企业。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说,我们以“上市企业倍增计划”为抓手,积极构建“组织推动、政策拉动、基金撬动、培训引动、宣传发动、多方联动”的企业上市推进机制和工作格局。未来将以最优服务、最好环境、最强支持,让更多今天的“潜力股”,成为明天的“绩优股”。

9月份,苏州召开了一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大会,并推出“推进苏州上市公司做优做强若干措施”。会上,苏州宣布到2025年全市千亿市值上市公司要达5家以上,力争全市企业每年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超千亿元,推进上市公司成为创新人才、先进技术、产业资本等高端要素的重要汇聚台……

今年以来,江苏各地拉满弓、绷满弦、铆足劲,纷纷出台推动企业上市“行动计划”,抢抓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机遇,加速拥抱资本市场,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苏中苏北是我省在资本市场的薄弱环节,今年也铆足了劲发力。以泰州为例,先后推出了“凤城上市通”“凤城合伙人”等多项助力企业上市计划,随着7月份双乐颜料股份有限公司在创业板成功上市,该市成为继苏锡常之后,全省第四个实现A股上市公司空白县(市、区)“清零”的城市。

可以说,政策上全域覆盖、服务上精细到家、资源上高效赋能,合力在资本市场上展现了“江苏风景线”。

【数据图表】

截至9月末,全省共有A股上市企业618家,居全国第三,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91家,居全国第一。

9月,江苏A股上市公司融资家数共15家次,募资总额为95.67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增境内上市企业53家、居全国第二。其中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20家、居全国第一。

根据2021年年报披露数据,在可统计到的江苏597家A股公司中,去年研发投入总额约912.99亿元,较2020年增长25.33%,其中有185家上市企业研发投入过亿元,17家研发投入超10亿元。

【专家点评】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吴斌: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当前江苏上下齐心协力推动企业上市,实际上是在为谋定江苏经济转型升级这盘大棋目标所做的共同努力。这一发展战略与当前国内资本市场更重视通过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来促进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形成了高度契合。

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江苏良好的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增强研发力量,真正实现做大做优做强。目前江苏一批高端制造、生物医疗、信息科技等优势产业链上的企业,正通过资本市场,在实现自身突破的同时,也在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发展。此外,还有一批“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隐形冠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正在发展壮大,加快走向资本市场,这些都将对江苏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4 关键词:要素流通

【我在现场】

筑生态圈,金融要素流通更顺畅

“我们将共同搭建天使投资台,在提供项目资源和人才支撑等方面,整合优势资源,扩大长三角投资品牌效应。”9月27日,第二届中国(苏州)天使投资生态峰会上,苏州天使母基金董事长闵文军作为代表,与上海天使母基金、南京科创基金、常州天使母基金、南通产业投资基金等签约,组建长三角天使投资联盟,构建股权投资生态的其中一环。

金融领域,股权投资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为科技项目落地和产业化提供关键支撑。任何一个科创项目“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背后,都有着股权投资的重要作用。

打造股权投资领域的生态圈,与江苏推进强链补链,攻坚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紧密关联。当前,在国内股权投资市场节奏明显放缓的大背景下,江苏各地频频发力股权投资。最三个月,除苏州联合多地组建长三角天使投资联盟外,南通市推出“基金发展政策16条”中就明确鼓励天使投资;扬州市宣布设立百亿规模绿色产业发展母基金、科创母基金……各地发挥政府引导资金的作用,吸引更多市场化资金参与。

金融作为一种要素,天然具有集聚效应,能够将人才、资金、资源、技术等发展要素聚集起来。以人才为例,2014年江苏组建国内首只市场化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以来,该基金实行“人才投人才、人才助人才”闭环运作模式,吸引了大量人才自发流入,形成“产业人才集聚效应”,累计投资各类人才企业50多个,推动了以艾迪药业、万德斯、威尔药业、剑桥科技、盛航海运、仁度生物、骏创汽车为代表的多家长三角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目前,该基金正在筹备第五期。

【数据图表】

今年前三季度,江苏发生股权投资事件575起,股权投资金融约672.45亿元,分别占比全国数据的14%、11%。

江苏发生的股权投资事件覆盖13个设区市,但主要集中在苏州和南京两地。其中,苏州发生272起,股权投资金融约292.31亿元;南京发生170起,股权投资金融约184.95亿元。两地合计发生的股权投资事件数占比江苏数据的77%。

无锡、常州、南通发生的股权投资事件数量位于江苏区域第二梯队,均超过10起。

【专家点评】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 陶士贵:

江苏加速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新兴产业,通过组建长三角天使投资联盟,构建股权投资新生态,是对国家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积极回应。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要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股权投资作为新型的金融供给,不仅在支持科技创新、直接融资、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也加速集聚并打通资源要素间的通道。当前美国对我国以芯片为主体的高科技行业制裁打压变本加厉,江苏作为科技强省,紧紧抓住股权投资促进高科技发展的核心要素,形成金融要素集聚效应,就是为了攻克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由长三角辐射全国,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江苏探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