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夏末秋初,一场与“热射病”的生死较量在泰安市中心医院综合ICU一区紧张上演。一名因在户外高温下劳作而突发高热、意识昏迷的危重患者被紧急送入科室,体温高达41.6℃,命悬一线。

初入ICU:病情危重,生命亮起红灯

患者入院时已陷入昏迷,并出现严重的呼吸衰竭,医疗团队当机立断,为其进行了气管插管,接上呼吸机辅助呼吸。诊断结果触目惊心:热射病、休克、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横纹肌溶解…… 一系列危重诊断意味着救治之路必将充满荆棘。

救治波折:首次拔管失败,团队迎难而上

在ICU团队的全力救治下,患者的病情曾一度出现曙光。患者逐渐清醒,9月2日,科室为患者成功拔除了气管插管。然而,疾病的顽固超出了预期,三天后,因患者血氧饱和度再次下降,患者不得不第二次接受气管插管。这对患者和家属的信心是一次打击,但也让医护人员更加坚定了“不放弃任何希望”的信念。

多学科发力:护理先行,康复早期介入

为了尽快帮助患者脱离呼吸机辅助呼吸,避免气管切开,科室组建了由ICU医生、护士、呼吸治疗师、康复治疗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医疗团队。

护理团队加强了气道管理和精细化排痰,是守在床边的“哨兵”。

呼吸治疗师精准调节呼吸机参数,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肌抗阻训练,超声监测患者膈肌厚度、移动度等参数,为患者脱机积蓄力量。

康复团队更是将康复“前移”,在患者还带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情况下,每日协助他床边坐起、下床站立锻炼。这不仅是体能的锻炼,更是点燃他求生意志的火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