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重大财务造假案轰动市场的康得退(002450)要谢幕A股了。5月28日是康得退最后一个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届满后,康得退的A股之旅也将画上句号。截至5月27日收盘,即将落幕的康得退市值仅剩7.44亿元。康得退从昔日“千亿白马股”最终走向退市的结局,还要从重大财务造假案说起。康得退虚构利润超百亿,同时触及重大违法类及财务类两项终止上市情形,最终被终止上市。退市不是终点,目前,康得退仍面临着诉讼缠身等难题。
市值仅剩7亿元
5月28日是康得退在A股市场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康得退离场前的市值仅剩7.44亿元。据了解,康得退于4月14日进入退市整理期,在退市整理期交易30个交易日后公司股票将被摘牌。截至5月27日(含当日)已交易29个交易日,剩余1个交易日。也就是说,5月28日收盘后,康得退的A股之旅就要画上句号。交易行情显示,康得退5月27日以0.2元/股开盘,全天保持震荡走势,收于0.21元/股,涨幅5%,总市值7.44亿元。而2017年11月,康得退市值曾近千亿元。
康得退被终止上市是因同时触及重大违法类及财务类两项终止上市情形,康得退系退市制度改革后首个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
具体来看,康得退2015-2018年披露的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追溯重述后公司2015-2018年度归属净利润连续为负值。同时,因2018年、2019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康得退股票自2020年7月10日起暂停上市。康得退股票暂停上市后的首个年度报告显示,公司2020年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归属净资产均为负值,且公司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以上情形同时触及终止上市情形,根据相关规定以及深交所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深交所决定对康得退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虚增逾百亿利润
回顾康得退的发展历程,康得退昔日也是受市场颇为看好的“千亿白马股”,但令市场没想到的是,当时光鲜的业绩背后都是康得退伪造出来的假象,实际上从2015年起,康得退净利润就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这一案件也成为A股史上规模最大的财务造假案件。
康得退成立于2001年,并于2010年登陆A股,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膜材料、预涂膜、光学膜、光电新材料等研发,并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经过数年发展,逐渐成为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2017年可谓是康得退发展的巅峰,这一年康得退股价达到26.71元/股,甚至入选《福布斯》2017年度“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然而后来才发现,这一切全都是泡沫。
2019年1月,因康得退无力偿还15亿元短期融资券,各界纷纷质疑公司2018年三季报披露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证监会立即对此进行立案调查。2020年9月9日,公安部门对康得退财务造假等行为侦查终结,以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等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经查明,康得退2015-2018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合计虚增利润115.3亿元。康得退通过虚构销售业务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并通过虚构采购、生产、研发费用、产品运输费用等方式虚增营业成本、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导致2015-2018年年度报告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22.43亿元、29.43亿元、39.08亿元、24.36亿元。此外,康得退2015-2018年年报披露的银行存款余额虚假。
看懂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程宇表示,对资本市场正本清源是保证资本市场风险定价功能的基础。康得退退市强化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必须真实这一原则,因为资本市场就是投资者依据信息进行资本风险定价的场所,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是定价的基础,没有真实、充分、及时的信息,投资者不可能正确定价。因此,诚信是资本市场和所有市场机制的基石。退市新规也是意在打造市场定价机制完备的资本市场,只有机制完备、信息充分准确,才能让投资者自己对市场风险负责,也才能得到一个功能完备的市场。
近500件诉讼缠身
退市后,康得退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目前康得退仍面临着诉讼缠身、业绩继续亏损等难题。
进入退市整理期以来,康得退多次收到民事诉讼传票和《执行裁定书》等法律文书,涉及到如债券交易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多项诉讼事项。根据康得退披露的今年一季报显示,截至4月21日,康得退尚未结案被起诉类案件共472起,其中被诉金额5000万元以上的59件、1000万元以上的82件,劳动纠纷128件、其他小额诉讼262件。累计涉及影响金额117.37亿元。
同时,一季报显示,今年一季度康得退的业绩处于继续亏损状态。报告期内,康得退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为-2.79亿元,同比下降30.54%。对于亏损扩大的原因,康得退表示,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公司担保损失和诉讼赔偿增加导致净利润下降所致。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康得退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后续事项可以关注公司所发布的公告”。(董亮 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