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4系列的发售,让许多等着发财的黄牛扑空,9月16日iPhone14正式发售,当日上午成交溢价在几千元左右,晚上就已经基本回到官网价格,此后市场进一步回归冷静甚至还出现了“破发”,而当时加价收机还没有出货完毕的黄牛,直接面临亏损,9月18日,“黄牛诉苦iPhone 14倒贴100元出”冲上热搜,专家指出,对于市场环境反应迟钝,对于供应链的漠然无知,是黄牛党自食苦果的主要原因。
黄牛党“翻车”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王府井(600859)苹果实体店发现,目前iPhone 14以及iPhone 14 Pro系列仍无现货售卖,目前到店内取货的消费者,多是此前就已经在官网上预约订购,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何时能在店里购买新品尚不清楚,不过官网与淘宝、京东等网上均可预订,发货时间也大约都在60天左右,当被问及黄牛等相关问题,工作人员称从黄牛处购买殊无必要。
【资料图】
消费者沈女士就是在苹果官网上订购的新机,尽管目前仍未通知她去店内取货,但沈女士对记者表示自己并不着急,更不会从黄牛处购买,沈女士称,自己目前使用的是还是2018年iPhone XS Max,更换iPhone 14的确是因为电池老化、内存不足等问题而产生的换机需求,并不是为追赶这波潮流,所以发货时间长对她而言并不是大问题。
消费者张先生也是苹果手机的老用户,近期他在京东上订购了iPhone 14 Pro max,不过他现在使用的还是iPhone 7,张先生表示,他从初代苹果到iPhone 7,几乎年年都换新机,不过此后就再未紧跟苹果脚步,本次换机也是因为iPhone 7无法更新iOS 16,面临着过时被“抛弃”的局面,至于长期不换新机的原因,张先生表示苹果近年来并未推出什么惊艳的设计,尤其是越来越大的屏幕,似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想象的匮乏。
有市场观点认为,iPhone 14在发布伊始便被市场诟病创新不足,更像是为iPhone 14 Pro系列“陪跑”,如果有黄牛囤积iPhone 14难免叫苦不迭,而iPhone 14 Pro尽管颇受关注,但离掀起换机热潮仍差的太远。
例如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表示,iPhone 14和iPhone 14 Plus的预购结果“糟糕”,表明苹果对这两款新标准机型的定位可能已经失败。而iPhone 14 Pro和iPhone 14 Pro Max,与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相比,预购结果呈现“中性”和“良好”态势,若在发售后需求没有改变,苹果可能会在数周内下调iPhone 14和iPhone 14 Plus这两款机型在11月与之后的出货量。
供应链“堵漏”
在资深经济产业观察家梁振鹏看来,黄牛党这次马失前蹄当属意料之中,并从消费、生产两端进行了分析。
梁振鹏认为,从消费端看,目前消费者换机时间延长,换机意愿下降是大趋势,一方面经济放缓压缩个人收入,抑制了消费者换机意愿,另一方面,安卓、苹果两大阵营都面临创新不足的问题,尽管“微创新”层出不穷,使得手机出货额、量环比提振,但想让大多数消费者慷慨解囊已是奢望。
专家表示,从苹果生产端看,苹果公司已经构建起了较强的品牌力和较好的美誉度,而所谓的饥饿营销在本质上还是炒作,不是良性、可持续的营销手段,对于苹果这样体量的公司不屑为之。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有一些品牌的忠实用户想第一时间入手新机,另外也有网络KOL处于商业展示目的抢购iPhone新品,但这些群体毕竟属于小众,这样的特殊需求也难以满足,但成熟的企业均具备良好的供应链管理和库存调度能力,并无断货之虞,普通消费者也就没必要抢购。
独立国际策略研究员陈佳则从产能角度着眼,他表示,目前苹果供应链涉及到的中国企业不少,尤其是屏幕主板方面,长江存储、京东方等中资企业均进入了供应链名单,另外,iPhone 14全系则设计、制造尤其是扬声器和电池等配件方面都更加依赖中国,“加州设计中国制造”成为其显著标签,中国市场断供、缺货的风险很低。
专家指出,黄牛囤积居奇的行为,更多显现出的是对于宏观产业链的漠然和无知,倒卖赚差价的行为只能自食苦果,毕竟企业没有必要平白无故让渡出一部分利润空间,同时还面临着损失品牌信誉的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王柱力 图片来源:苹果官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