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射电天文学奠基人,研究了一辈子星星。逾古稀之年成立的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二十余年间成为带领无数中学生走进科学的‘启明星’。昨晚王老走了,属于他自己的那颗星星,继续闪烁夜空,护佑晚辈们前行。”

1月28日21时37分,著名天文学家、中国射电天文学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琯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8岁。得知王先生离开后,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员丛欢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段文字。

学习造船专业十几年 27岁转行“追星”

1923年,王绶琯出生于福建福州,从小就喜欢天文。早年间,在家人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下,王绶琯一直在造船专业学习。

从造船专业毕业后,摆在王绶琯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是学以致用,以十几年的造船专业功底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二是改行从事天文工作。

这是一次艰难的选择。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凭着对天文学的热爱,以及母亲的支持、朋友的鼓励和前辈的帮助,王绶琯最后还是毅然放弃了造船,改行天文。

1950年,王绶琯如愿以偿地来到伦敦大学天文台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追星”生涯。

王绶琯为天文事业整整奋斗了七十年,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领导研制成功中国首台射电天文望远镜、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系统等重要观测设备,取得了多项巡天观测科学成果;为突破天文学发展瓶颈,他提出实现超大规模光谱巡天的科学思想,今天,超大规模光谱巡天已成为国际上巡天观测的主要手段。

同时,王绶琯与科学同仁共同提议的国家“九五”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已建设成为我国光学天文主要创新平台。

“王先生一直给我非常深刻的爱国教育,帮我提升了思考问题的高度:我们国力羸弱,不能与外国人拼财力,但完全可与他们比智慧。 中国的科研条件非常有限,但我们可以认真做事,我们有责任发展和增长中国的力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在《山青夕照明——与王绶琯先生师德传承的 25 年》一文中如此写道。

投身青少年科普 尽早发现“科学苗子”

王绶琯对人才培养、科学教育和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也十分重视。曾经有人开玩笑说,王绶琯就像《功夫熊猫》里的乌龟大师,不仅德高望重、武功卓绝,而且无私无我、提携晚辈。

1998年,75岁高龄的王绶琯提笔致函几十位院士和专家,希望一同呼吁“开展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为有志于科学的优秀高中生组织“科研实践”活动,让他们置身科学气氛浓厚的环境,使他们能在需要开扩眼界、寻求方向的时候得到引导。他曾说:“科学普及了,才能让更多孩子受益。我们尽力根植一片深厚的土壤,让科学之树枝繁叶茂。”

王绶琯的倡议,很快得到了包括钱学森等“两弹一星”功勋在内60位科学家的积极支持,他们联名发出了《关于开展首都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活动的倡议》。1999年,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成立。

每当提及从事科普教育的起因,王绶琯总会说起一组数据:上世纪100年里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中,大概30%的人是因30岁以前的工作而获奖,他们以及很多其他杰出科学家都是在二十五六岁进入创造高峰期。这表明20岁左右就可以并且应该进入科学研究角色,而 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这个年龄段的他们却正值高中或大学时期。

这些数据提醒了王绶琯,他认为要想拥有杰出科学家,就应该尽早培养和发现“科学苗子”,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科学环境和发展机会。

北京天文馆前馆长朱进回忆,当时王先生亲自给他打电话,他有幸成为俱乐部第一批天文老师。“在我参与俱乐部活动十多年的时间里,不断能体会到王绶琯先生对青少年科学教育事业的身体力行的关心和热爱,是我们终生学习的榜样。”朱进说。(陆成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