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27万亿元。“十四五”期间,重庆计划工业总量突破3万亿元。2月19日,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重庆预计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4万亿元、增长6%,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5%。

重庆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居中西部第一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重庆深入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发展态势日趋向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达到2.27万亿元,年均增长8.1%。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4%,占全市GDP的比重28%。工业投资年均增长8.8%。

主要体现在智能产业加速崛起,“芯屏器核网”产业架构逐渐形成,基本构建起以功率半导体为主导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新型显示实现全产业链布局,智能终端建成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数字经济制造业部分增加值年均增长17.4%。全市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总体水平达到59.2,居中西部第一。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链持续完善,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占工业比重28%。支柱产业质量持续提升,规模工业增加值率达25.5%,比2015年提升5.3个百分点,产值超百亿的工业企业20家,新增千亿级企业1家。汽车产业单车价值由8.5万元提升至10.3万元。

在创新引领发展上,企业研发投入规模持续增长,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企业2345家;规模工业研发投入预计达360亿元,年均增长12.5%;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预计达1.6%,较2015年提高0.64个百分点,连续保持西部第一。创新成果加速转化,全市进入技术创新指导性目录的新产品数量达2650个,年均增长20%以上,新认定市级重大新产品402个。

“十四五”工业总量目标突破3万亿元

重庆靠工业立市,也要依靠工业而繁荣。“十四五”时期主要工作目标为工业总量突破3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占GDP比重达到30%。建成一批千百亿级产业集群。计划战新产业规模达1万亿元以上,占全市工业比重达35%。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左右,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0万元/人。智能制造深度实施,两化融合发展总体水平居全国前列。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重庆将重点抓好“345”工作任务,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开好局。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4万亿元、增长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工业投资增长6%左右,利润增长6%,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5%。

围绕以上目标,今年将着力实施“三大工程”,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首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重庆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软件信息服务等领域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发展,其中包括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功率半导体产业基地、打造国家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高地、力争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6万辆、全力推进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等。

二是“支柱产业提质”工程。重庆将立足电子、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消费品、材料产业规模优势和体系优势,实施支柱产业提质工程,推进支柱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供应链提升”工程。重庆将围绕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支柱产业,梳理形成33条重点产业链,统筹推进补齐短板和锻造长板,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雍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