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大连一男子和朋友在一海鲜大排档吃饭,总共消费了930.9元,收款时却被“反向抹零”收取了931元。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称,“反向抹零”属于“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违法违规行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采取“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

生活中不乏付款时出现零头的情况,大多数商家都会将多出来的零头抹除,把小费用返利给买家,而该商家却“反向抹零”,实属让公众大跌眼镜。有观点认为,这样的较劲有点过于钻牛角尖,一毛钱让利给商家又何妨,还能省去账单账面“不美观”的负担;但更多人还是认为,“我可以不要,但你不能自作主张多收”,商家不应该为了这点蝇头小利打小算盘,如此“抹零”既不符合行业规范,也会有损商家的口碑。

抹零本意是抹去结账末尾中微不足道的金额,免去额外找零的繁琐,让利于民。如今,这却被部分商家钻了空子,企图用名义上的“反向抹零”潜规则与民争利,殊不知这样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在法律上绝不能得到容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价格法》,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并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

由此可见,面对“反向抹零”,商家“据理力争”,“大不了还给你一毛钱”这样的言论实属站不住脚。从法律上说,商家无权从零头中获取收益,更没有与消费者无理取闹力争的底气。丢了原则犯了法律,不仅要接受罚款这样“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代价,更严重的是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

在道德方面,此种做法既是对消费者和法律底线的践踏,也是给自家店铺甚至整个餐饮行业的抹黑。今天你从中获利了一毛钱,也许明天你依旧能靠着这样的“擦边球”行为谋取小利,但后天及以后的每一天,顾客都绝不会再为你买单。在如今,回头客占着大部分餐饮收入的行情之下,这样的举措实属于铁打的亏本买卖。况且当今正处于移动支付、新互联网时代,找零早就不是带给商家和顾客头疼的烦恼。相反,坚持让利给顾客,营造良好的买卖关系赚得吆喝,定比看着消费者脸皮薄不常计较零钱、坏了行业规矩,砸了门面招牌要来得实在。

于情于理,“反向抹零”在法律和道德上都是完全不正当的存在。据网友反映,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事件,例如出租车多收费、超市用便宜糖果打发零钱等。消费者的权益不应该在“潜移默化”中变成商家的囊中之物,顺理成章地成为其牟利的“聚宝盆”。这样的抹法,抹去的只会是社会对找零态度的重视和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呼吁严格规范找零并不是无理取闹,而是对消费者自身合法权益的积极捍卫。看似小小的一毛钱,实则象征着商家诚信经营的理念和其对法律的敬畏。商家必须要坚守住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切不可肆意侵犯消费者权益,只有真正用心地为消费者服务,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才能“和气生财”。(周子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