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市场走势相当分化,代表成长股的创业板、科创50表现强势,而代表传统蓝筹的上证50则跌跌不休。根据统计,截至6日收盘,创业板指、科创50年内分别上涨了17.69%和13.9%,而上证50累计下跌12.22%。成长股的活跃度也明显高于传统蓝筹,创业板已连续7天成交额超3000亿元,而上证50近一个月最大成交额不足1500亿元。

同花顺数据显示,在上证50成份股中,今年以来34只个股出现下跌,占比约七成。其中跌幅超过20%的有16只,上海机场、中泰证券年内股价腰斩。而创业板50成分股中,年内近六成上涨,其中涨幅超过20%的有20只,沃森生物、阳光电源、晶盛机电、圣邦股份等4只个股年内更是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上证50权重最大的成份股贵州茅台今年至今下跌15.6%,而创业板指权重最大的成份股宁德时代今年至今却大涨55%。

同花顺数据还显示,在今年走势分化的市场格局中,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不同板块的成交也出现分化。进入7月下旬后,创业板成交额占两市总成交金额的比重不断创出新高。7月30日,创业板成交额占比达到26.40%,创出历史新高。而科创板成交额占比也在不断攀升,7月下旬以来始终维持在5%以上,7月27日单日成交额达到1008.64亿元,创出历史新高。

相比之下,上证50尽管总市值相当于创业板和科创板之和,但成交却相当低迷。数据显示,7月以来上证50单日最大成交额均低于1500亿元,日均成交额约1086亿元。

近期市场的分化格局愈发极端,这也引发了市场关于风格转换的讨论。

对此,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称,“A股的大小盘风格往往在半年到一年左右时间会切换一次。趋势和风格一旦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扭转过来,并且需要一定的催化剂才能够实现。如果热门板块涨幅过大以及部分板块估值偏低,就有可能会推动风格的转换。当前市场的风格仍然是偏向于成长股,但传统消费白马股的长期投资逻辑并未发生变化,投资者可逢低布局。”

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指出,“市场关注的焦点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涨幅过大,或进入击鼓传花的尾声阶段,不排除还能再冲高的可能性,但此时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随时有结束的风险。操作上,建议转换关注有中报业绩核心支撑品种,逐步提前布局当下估值调整较为充分的消费、医药板块、基建、智能制造等相对传统领域。”

中金公司认为,当前创业板指绝对估值和相比沪深300估值处于历史90%、86%分位,电气设备、半导体、生物制品等热门行业估值不低,但相比历史极端估值仍有距离,也并非见顶充分理由。交易情绪和公募基金的超配比例相对较高,但相比历史情绪高值仍有一定差距。政策环境对成长风格继续有利,市场对成长风格局部估值偏高的容忍度可能需要有所提升。(记者 陈燕青)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