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的提出为北京文旅产业的发展擎画了蓝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高质量发展依然是文旅产业的核心诉求,有专家指出,对于北京而言,要在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文旅产业的新模式。

从以故宫博物院、三山五园为代表的历史遗存到异军突起的京郊游,再到东部运河文化带上即将开园的北京环球影城,如今北京的文旅产业正上演着古今交融的产业新貌。

《建议》指出,要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围绕“一核一城三带两区”总体框架,持续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建设人文北京。注重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加强大运河、长城、西山永定河“三条文化带”传承、保护和利用,加强“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建设好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文旅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魏鹏举表示,扎实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建设人文北京首先是以人为本,适宜人居。这就要求北京文旅产业要在发展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加大对现代化新型文旅产业的开发。

“北京的文化和旅游从来都是一体化的,北京文旅的魅力来源于对历史与现代的传承和多元化的包容,只有更加扎实的用人文精神去塑造旅游形态,才能彰显人文北京的厚度。”魏鹏举补充道。

文化为旅游增效,旅游为文化赋能。趁着政策的东风,北京的文旅产业优势该如何释放呢?在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看来,文化旅游融合的特点之一,是能够形成更大规模或价值链条更长的全产业链结构。文化产业作为内在产业链要和旅游产业作为外在产业链融合,包括从内容到衍生品的开发,形成产业要素更齐全、消费时间更长和更具产业带动性的价值实现的产业链,使文旅企业不再过分依赖单一的收入,比如旅游演艺或者文化体验园都可以拓展产业链前端的产品。

“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引领区建设”是《建议》对北京“十四五”时期文旅产业发展的又一要求。《建议》清晰的指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等融合发展,培育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

在魏鹏举看来,数字化战略不仅是文旅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一方面是将现有的文旅产业数字化,比如图书馆的数字化阅读升级。另一方面是如何用数字化技术来打造新的文旅产业,比如建设数字艺术馆等,形成文旅数字化的新引擎。

陈少峰表示,体感技术、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对文旅产业业态、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创新带来重大影响,借助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北京的文旅企业可以在已有的主要景区景点打造体验式的文化园,建设“内容体验和衍生品开发”为主要特色的文旅综合体,以及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数字技术开展文旅营销服务并销售旅游商品,也包含技术创新带来的重要产业业态变动。(陶凤 宗泳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