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政策性小麦拍卖交易降温,当前国内小麦市场价格进入弱势运行阶段。与此同时,夏粮收购即将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收购工作将如何开展?今年小麦市场走势如何?

GetAttachment (9).jpg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晓辉表示,今年小麦市场价格总体呈现“先上涨,后高位弱势运行”的特征。

当前小麦价格弱势运行

自今年4月,临储小麦拍卖降温,当前临储小麦成交量、平均溢价均降至今年以来最低点。在5月11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介绍:“4月份以来,为进一步抑制投机炒作,我们再次调整了小麦拍卖政策,包括根据市场主体需求优化粮源结构、限制竞买企业类型等,拍卖成交量继续稳步下降,最近一周小麦仅成交14万吨,平均溢价4元/吨,均为今年以来最低。5月下旬新产小麦将陆续上市,为做好新陈小麦衔接工作,给新麦收购腾出市场空间,有关部门决定于近日暂停小麦拍卖。”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师王晓辉表示:“今年小麦市场价格总体呈现‘先上涨,后高位弱势运行’的特征。目前为止,2021年政策性小麦交易规则进行了三次调整,对贸易企业和投机资本参与竞拍起到了明显抑制作用。”

随着政策性小麦成交量、价格降至低点,小麦市场明显降温。据了解,政策性小麦竞价交易规则经历多次调整后,小麦的市场价格回落明显。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今年1月20日,普通小麦(黄淮海地区)平均进厂价由月初的2465元/吨涨至2580元/吨。1月22日,政策性小麦竞价交易规则调整,成交率由前一周的100%降至54%,成交均价下跌82元/吨,小麦市场价格也高位回调。4月3日竞价交易规则再次调整,成交率由前一周的39%降至13%。4月12日政策性小麦竞价销售底价上调60元/吨。5月上旬,普通小麦(黄淮海地区)进厂均价2525元/吨,累计下跌55元/吨。

当前小麦市场供给充足,价格弱势运行。“首先小麦市场供应充足,2020年产小麦、政策性小麦和进口小麦共同供应市场。目前部分农民和贸易商等主体仍持有去年生产的小麦,完全可以满足面粉企业高品质小麦的加工需求,因前期小麦库存较多,甚至有个别面粉企业也在销售小麦。其次,用小麦制作食用粉和饲用粉的需求减弱,面粉企业开工率较低。2021年政策性小麦交易规则进行了三次调整,5月第一周拍卖成交率已降至3.56%。鉴于小麦市场供应充足,预计接新前,小麦价格将维持弱势运行。”王晓辉表示。

今年新麦开秤价或高于去年

新麦上市在即,产量、价格再引关注。新陈交替的小麦市场走势如何?王晓辉表示,目前新麦有望丰收,开秤价可能高于去年。

新麦面积、单产和产量均有望增长。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今年全国冬小麦预计播种面积达3.35亿亩,比去年增加300多万亩。多数地方冬小麦长势好于去年。“若不出现连续阴雨天气,不发生大范围赤霉病,今年小麦将再获丰收,面积、单产和产量有望实现‘三增’。”王晓辉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市场主体仍存在较强的看涨预期。王晓辉表示,5月下旬新麦即将上市,市场主体都在积极准备入市,各方面看涨预期较强,普遍存在“高开预期”,但对于“高开”后是“高走”还是“低走”,各市场主体仍存在分歧。由于小麦总体供大于求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建议市场主体把握好市场节奏,规避市场经营风险。

小麦市场入市需谨慎。“对于今年的新麦市场,可能会呈现‘产量增、价格涨、购销旺’的特点,市场化收购比例将会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发挥新型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的作用,加强对小麦市场价格的监测和趋势预判。同时,也希望各市场主体理性购粮,售粮主体适时出售手中粮食,共同维护小麦市场平稳运行。”王晓辉表示。

夏粮收购准备就绪

秋粮收购结束,夏粮收购即将展开。秋粮上市以来,市场购销活跃。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数据,截至4月30日,2020年秋粮旺季收购结束,主产区累计收购秋粮16377万吨,同比减少1453万吨。其中,玉米9703万吨、中晚稻6432万吨、大豆242万吨,由于市场行情较好,只有黑龙江省启动了中晚稻预案,共收购粳稻570万吨。

下一步,市场化收购仍将在夏粮收购中占据主导地位。秦玉云表示,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1/4,也是全年粮食收购的“首战”。今年的夏粮生产基础较好,春耕春播进展较为顺利,如果后期不发生大的自然灾害,夏粮产量将保持在较高水平。

“初步预计,小麦、早籼稻、油菜籽三个品种的旺季收购总量在6000万-7000万吨,与往年相比稳中略增。今年国家将继续在主产区实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但由于行情较好,多元主体入市收购的积极性较高,预计夏粮市场化购销将较为活跃,启动托市收购的可能性不大。” 秦玉云如是说。

日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1年夏季粮油收购工作的通知》。秦玉云表示,下一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认真组织好政策性粮食的公开竞价销售,根据需要合理确定投放时机,灵活安排投放数量。同时,督促已成交粮食尽快出库,形成有效供给。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储备吞吐调节作用、强化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市场动态变化,及时开展调研调度,加强形势分析研判,促进粮食市场平稳有序运行。(记者 马嘉 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