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以及2021年一季报的披露完毕,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能力再次得到验证。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成绩单成为最好例证。
沪深交易所的数据显示,2020年,26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00.86亿元,同比增长59.13%;94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实现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43.00%;今年一季度,268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9.91亿元,同比增长216.40%;94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实现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114.18%。
笔者认为,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下,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公司这份优异的成绩来之不易,一方面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另一方面也是创业板和科创板的上市企业抓住了资本市场深改和科技创新的政策红利带来的增量机会,实现了业绩增长的新高点和企业发展的新起点。
从发达国家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都离不开强大高效的资本市场支持。特别在支持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等发展中,资本市场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建成优质创新资本中心,更好发挥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创新的功能作用。”去年10月份,中国证监会在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时这样强调。
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科创板和创业板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作用凸显。科创板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生物等领域的“硬科技”企业;创业板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科创板和创业板的错位发展,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相应的投融资支持,也大幅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
不仅如此,资本市场不断深化的改革举措也进一步加速了资本与科技的融合,增强了企业创新发展的驱动力,更成为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助推器。
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30日,118家创业板注册制下新上市公司平均实现营业收入28.51亿元,净利润2.49亿元,营收及净利润规模均高于板块平均水平。新上市公司中,76家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64.41%。同时,创业板已有19家公司市值超过千亿元,54家公司市值超过300亿元。
笔者认为,当前,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资本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加大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力度不仅是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