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市民刘先生一行五人,驱车90多公里来到丹阳眼镜市场,“组团”配了两副近视眼镜、四副墨镜、一副老花镜、一副运动眼镜。刘先生笑言:“加上过路过桥费和汽油费,也比在南京配镜至少便宜1000元。”这两年,刘先生及其亲友们多次来此配镜。像刘先生一样的外地顾客已逐渐成为丹阳国际眼镜城的新增活跃客户群体。2021年,这座全国规模最大的眼镜产品交易市场顾客流量达130多万人次,年交易额超60亿元。无论是交易额还是交易量,均居全国第一。

2021年营收突破1000亿元,估值达1000亿美元,仅次于字节跳动和SpaceX,位居全球初创公司第三。这家在海外名声显赫的“神秘”跨境电商企业名叫“希音(SHEIN)”,在南京诞生并迅速成长。

北邻秦淮河,南接雨花台,明城墙与大报恩寺遗址咫尺之遥。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原址为南京晨光机器厂老厂区,前身可追溯至中国近代最早军工厂——金陵制造局。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这片园区今年以来仍几乎“满园”。1月至7月,其科创园出租率100%,文创园出租率90%。

这些活力澎湃的新场景在江苏并不鲜见。商贸与商务服务,这两个现代服务业的细分产业皆与传统“商业”关系密切,江苏在全国向来具备一定优势。近几年,江苏商贸及商务服务业不仅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而且正经历一场蜕变,涌现出一系列在全国乃至海外皆具带动力的新业态、新模式。当前疫情抑制消费的困境下,“苏商”产业链呈现出了江苏服务业领域令人惊喜的亮色。

《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现代商贸业、商务服务业是优势型领域,是未来数年全省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突破口。面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两大“苏商”产业已经拥有什么样的创新经验与模式?当前仍面临着什么样的矛盾和瓶颈?在传统基础上的“转型升级”之路何在?

商贸大省的增量之源

如同丹阳眼镜市场、希音跨境电商平台,目前江苏不少新型商贸企业的经营规模堪称全国龙头,引领着各自细分市场。专家普遍认为,近年来“苏商”的规模扩张根本上源于新业态的崛起、新模式的形成。一批新入局者带来了全新的经营理念与机制,以“线上交易”“精细化服务”为核心的新业态不断迭代,与之相关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不断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

丹阳眼镜市场开业8年,汇聚了海内外眼镜业众多名牌,如海昌、万新、明月、南京吴良才、重庆精益、蔡司、依视路、万宝龙等。地上地下7层,商铺600余间,从业人员5000余人。虽是眼镜市场,却早已升级为体验式旅游服务区。这一新型眼镜交易市场,与1986年在丹阳火车站附近创建的华阳眼镜市场和云阳眼镜市场已有天壤之别。

在现有两大眼镜市场的基础上,当地政府正在规划建设“丹阳眼镜城”。其蓝图包含创新企业孵化器、眼科医院、运河1958文化公园、小镇客厅、商业街、高端商务酒店等,计划总投资约18亿元。丹阳眼镜小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华中介绍,这是丹阳第一个引入社会资本方的整体合作开发项目。首个项目——丹阳眼镜城展览馆已建成开放。

丹阳被誉为“中国眼镜之都”。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每两副眼镜,就有一副产自丹阳”。丹阳镜架年产量1亿多副,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镜片年产量4亿多副,约占全国的75%、世界的40%,是全球最大镜片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眼镜产品集散地。丹阳眼镜业已形成了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迄今丹阳眼镜相关企业1600多家,包括万新光学、海昌隐形眼镜、明月镜片等龙头企业。丹阳眼镜产业如今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规模与地位,眼镜商贸服务业的强有力带动是关键因素。

业内人士分析,作为覆盖产业链上下游的专业交易平台,丹阳的新型眼镜市场等不仅令眼镜厂商能够最快地得到产品需求信息,同时也为采购商、消费者提供了覆盖所有眼镜产品的“超级商场”,凝聚了华东乃至全国的眼镜消费需求,自然能够持续不断地对海内外一流眼镜产销者、投资者产生虹吸效应。

作为新晋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希音主要向海外销售皮包、衣服、配饰、家居等商品。国内知之者甚少,但其在TikTok上的官方账户却拥有410万粉丝。凭借“中国制造”的高性价比“快时尚”商品,近年来希音的市场占有率已超越了西班牙ZARA——全球这一领域的传统名牌。

希音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与模式创新。该公司运用神经网络技术研发出了一款人工智能软件,打造出了一套独特的供应链体系。这一软件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智能识别TikTok等社交平台的图片或视频中的物品,进行重新设计。通常不到10天,希音的最新时尚商品就可以上线售卖,而其他同行企业的操作周期是4周到6周。

南京德基广场是当前国内排名前三的高端商场。今年1月至8月,该商场新开业的首店品牌达30家,高居江苏和华东地区最前列。德基广场负责人透露,近几年之所以能够以各种方式吸引海内外名牌首进、新品首发,“艺术+科技+商业”融合发展,是最重要因素。

起步于南京的金鹰商场,近10年间已矗立于18个国内大中城市——上海、长春、常州、徐州、昆山……成为国内百货业的龙头“连锁名牌”。金鹰的成功模式是满足市民从商业、办公、酒店到科技、文艺、健康医疗的全方位消费需求。南京金鹰世界——这座古城最新的高层地标建筑,已晋身全国闻名的“超级城市综合体”。

今年国庆节假期,地处南京河西元通商圈的华采天地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上升15%。这家开业3年的商界“新秀”以“亲子家庭的第三生活空间”为独特定位,重点服务于河西新城区的年轻消费群体。

商务大省的全新版图

江苏商务服务领域的“蜕变”,根本上源于把握市场机遇,以及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

位于盐城市大丰港的大丰国际汽车试验服务中心园区,正在建设长三角(盐城)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场。试验道路总长逾60公里,包括高速环道、高架路立交桥、多功能柔性测试广场、数据中心及试验室、汽车体验工作室等,这里未来将建成长三角乃至东部沿海地区的智能网联汽车全景测试基地。这一高水平的测试服务机构,由央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投资控股,无疑将加速江苏和长三角汽车业从传统汽车向智能网联汽车转型。

盐城环保科技城的环保检验检测服务,已在长三角地区崭露头角。该科技城现有南大华兴、南大环境检测、昆岳互联、中创清源、中科睿赛污染控制5家规上环保检验检测服务业企业,其环保检验检测服务范围涉及废水、废气、大气降水、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物、噪声、危废、生态环境损害、工业废气等几乎所有生态治理领域,且在不断拓展。2021年销售4.1亿元,今年1月至8月销售2.9亿元,同比增长13.2%。

江苏的新型商务聚集区之中,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规模虽不突出,但颇具特色。2021年该园区营收近百亿元,今年1月至7月约40亿元,基本保持稳定。目前入驻的企业约有300家,70%与设计行业关联,包括建筑设计、景观设计、量化设计等,形成了设计服务企业集群。

扬州开发区的智谷科技综合体则集中入驻科技服务、软件与互联网、智能科技、商务服务等企业300余家。2021年营业收入85亿元,税收3亿元。迄今已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3家、“双软”企业47家。

“进阶”仍需深化改革

虽然近几年“苏商”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少企业仍旧面临着一系列瓶颈问题,不少企业甚至准备迁离所在城市,迁往他省。今年2月,希音公司开始投资建设位于广州市增城区的供应链总部,计划投资额150亿元。

丹阳眼镜虽已形成较完备的产业链,以及社会化分工、规模化配套、上下衔接的产业体系,但仍存在品牌附加值低、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平台载体建设滞后、产业链高端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

《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是:现代商贸服务领域,促进传统商贸企业向供应链管理服务转变,推动零售业向体验复合型转变,积极引导商贸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商务服务领域,提升商务服务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水平,力争2025年成为全国商务服务最好、成本最低、环境最优的省份。

对照“十四五”目标,“苏商”现实存在的差距依然不小。专家直言,升级进阶的最大制约因素依然是传统观念与机制体制的束缚,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寻求创新。

据悉,丹阳市的最新规划是:加速推动建设全市配镜数据平台、线上线下商贸平台、全产业链检验检测平台、眼镜城文旅平台等。南京市建邺区的最新课题则是:如何进一步整合南京奥体中心、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江苏大剧院、保利大剧院等高品质文体旅资源,打造更能满足中青年高端消费需求的新兴商业集聚区。

乡村振兴战略及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下,江苏下沉零售市场的数字化,市场潜力巨大。南京汇通达在这一市场已收获颇丰,未来仍需深耕。

经历了15年发展之后,“求变创新”已成为南京晨光1865园区经营管理层的共识。该园区负责人郭磊告诉记者,迄今园区一直以物业租赁为营收模式,已触及“天花板”。该园区将积极探索由传统“持有物业租赁”向“产业服务+产业投资”的更高层次转型升级。

【专家点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徐春华博士

近年来,江苏商务及商贸服务业创新升级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但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区域失衡问题仍较突出,苏北苏中这两种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在功能、业态、能级、竞争力上仍存在突出短板,制约城市功能提档升级。二是会展经济、总部经济等集聚度和影响力不高,缺乏类似“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地标性会议和城市。三是高端商业步行街、国际化商圈数量偏少,不足以支撑多地建设国际或国家消费中心城市。

要实现江苏商务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一应大力发展会展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聚力提升商务服务的国际性、规模化、集聚度和专业化水平;二应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商务服务机构和国际商务服务集聚区,鼓励有实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参与国际行业标准制订。要实现江苏商贸业的高质量发展,其一加速传统商贸创新升级,全力发展首店经济、体验经济、免税经济、智慧零售、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其二亟待提档升级商圈经济,瞄准南京、苏州、徐州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批示范商圈商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