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与深圳同频共振,企业家与深圳同心共荣。11月1日是第六个“深圳人才日”、第四个“深圳企业家日”,这两个在全国率先以立法形式设立、彰显深圳气质的专门节日,双“日”并立相互辉映,以城市的名义致敬人才与企业家,他们因深圳而蓬勃,深圳因他们更精彩。

弘扬企业家精神擦亮深圳“土特产”招牌

10年间商事主体总量从不足100万户增长至380多万户,企业家成为“土特产”;“宇宙大厂”顶天立地,“专精特新”拔节生长;10家企业形成世界500强的“深圳军团”,近30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布局……这就是今天的深圳。

深圳发展奇迹与被称为深圳“土特产”的企业家群体的贡献密不可分,他们是社会宝贵、稀缺的人才资源。

深圳经济特区从建立那一天起,其使命就是先行先试,争当践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先行者,也是涵养企业家精神的先行者。201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商事制度改革,近年来以“一号改革工程”的力度在全国率先推进营商环境改革,今年以200项硬核举措开启优化营商环境5.0版改革,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及多点散发的局部疫情等不利因素,深圳密集出台五个“30条”政策措施,着眼当下又放眼未来,如丰沛甘霖浇灌着千千万万市场主体,让企业家们坚定信心、活力迸发。依托“深圳企业家日”,深圳着力打造多层次的政企沟通和企业交流平台,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设立“企业家日”、每年隆重举办“深圳企业家日”系列活动,既立足于深圳的实际,也体现着这座城市的情怀和气质,是深圳一以贯之支持企业发展的具体呈现。企业家与我们这座城市彼此成就,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秉持强烈的家国情怀、敏锐的市场意识、国际化的战略眼光,培育出华为、腾讯、中兴、平安、比亚迪等一大批国际知名的企业,为深圳打造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这里,企业家创新追梦、实干圆梦,与我们这座城市彼此成就、同心共荣。

让人才第一资源加快转化成创新第一动力

近日,比亚迪进军欧洲市场捷报频传:比亚迪多款车型布局欧洲乘用车市场,德国汽车租赁公司Sixt与比亚迪签署合作协议,未来几年内将订购10万台比亚迪新能源车。比亚迪新能源车快速“出圈”海外市场,靠的是什么?答案是靠人才、靠创新。

企业家本身既是一种人才类型,同时也是一座城市吸引人才、识别人才、激励人才成就人才的生态节点。比亚迪有个“技术鱼池”,市场需要时就捞一条出来,这个“技术鱼池”靠的就是创新研发,比亚迪拥有技术研发人员4万名,专利申请量3.4万项、专利授权量2.3万项。

企业是深圳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突破4万件,同比增长44.02%,高于全省及全国平均水平;全市1/5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全市3/4的发明专利授权。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在引才用才育才上,深圳始终让企业唱主角,引导企业长成遍地开花的“梧桐树”,通过激发市场活力释放人才活力。深圳有个“6个90%”创新密码被广为称道,即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尊重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让人才第一资源加快转化成创新第一动力,是这个“创新密码”的基本逻辑。

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圳厚植沃土聚英才。近年来,深圳建立健全“一把手抓人才第一资源”机制;因应时势优化人才政策,构建引育并重的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授权、为广大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营造便利高效的市场化人才环境;聚焦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作用,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抢抓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机遇,推动人才R字签证、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等措施落地实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以特区立法形式在全国首设人才日,设立市人才创新创业基金,设立人才安居集团,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大展其长。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创新优势,已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进入黄金发展期的深圳,发展舞台更加广阔,迎来新的人才聚集高峰:2021年深圳新当选两院院士4人,新增全职院士20人;31人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达34.6万人年,居全国城市首位。

正如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埃菲·杰曼诺夫今年9月受聘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时所说,深圳对人才和科研毫无保留的支持是他未曾见过的,得益于此,全球一流科技创新人才慕名而来,“在深圳,许许多多像我这样的学者如鱼得水。”

在这里,人才竞相成长、实现梦想,与我们这座城市同频共振、共创精彩。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深圳经济特区走过的42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企业家创新创业、人才活力奔涌的奋斗史。(下转A06版)

(上接A01版)

他们因深圳而蓬勃,也推动着深圳高质量发展拾级而上:经济运行稳中提质,从2011年到2021年,深圳GDP从首破万亿元到迈上3万亿元台阶,成为国内第三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创新动能更加强劲,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综合实力位列全球第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深圳,光明科学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等创新策源地稳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1万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45家,10家深圳企业上榜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21万亿元,占GDP比重39.6%、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创新是新时代对人才、对企业家的本质要求,也始终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深圳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深做实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积极探索新型举国体制深圳路径,以全球视野前瞻布局“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创新人才高地示范区,加快打造国际科创中心。

创新驱动的深圳,正健步如飞在流光溢彩中昂首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深圳设立“人才日”“企业家日”并每年隆重举办系列活动,既是向这座城市创新者、奋斗者的庄重致敬,对于我们这座承担多项国家战略、在创新领域肩负特殊期许的城市来说,其背后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圳正锚定市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持续发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整体效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努力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广大优秀人才、企业家汇聚深圳,勇敢追梦,奋斗圆梦,定能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徐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