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前几日笔者采访,在大学路小学跟着孩子们一起上了一节董存娥老师的剪纸课,彩纸在手中来回折几下、剪一刀,一颗漂亮的五角星就出现在了手中,这样的课程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听得认真,做得也非常认真。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让“非遗”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传承,但是让“非遗”融入普通百姓生活,真正“亮”起来依旧任重道远。

2023年春节,踩高跷的“大波浪”火出了圈。借着短视频平台,他和他的团队踩着高跷从恼包村扭到大召广场,扭到和林格尔,甚至扭到了林胡古塞。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赛罕高跷传承人,“大波浪”和他的小伙伴扭出了数万粉丝,不仅让赛罕高跷这一非遗项目家喻户晓,还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可以说是成功的。

非遗来源于生活、根植于人民,深度挖掘非遗背后的历史脉络和文化富矿,不仅要在节日里更要在日常的活动期间组织博览会、艺术节、文化沙龙等丰富多彩的宣传交流活动,利用云直播、短视频、微纪录片等新媒体形式展现非遗文化,释放非遗传播的“倍增效应”,让老百姓更直观更具体地感受非遗魅力,进而增进全社会对非遗的关注和热爱,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

人才是非遗开枝散叶的根本,让非遗项目走进课堂,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与现代人的生活相结合,通过各种形式的实操让更多人了解非遗、走近非遗、喜欢非遗、投身非遗,才能确保非遗传承生生不息,才能有更多创新发展。传承有人才,非遗就有未来。要在政策和资金上鼓励和支持非遗传承人成立工作室和传习所,降低带徒授艺的门槛,扩大带徒授艺的范围,努力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非遗人才,在传承与坚守中传递非遗火种,让青城文脉焕发蓬勃生机。

让非遗文化“亮”起来,要突出创新创造,也要合理利用。非遗是发展中的“活态”文化,应该向新而生。举个例子,虽然这些年购买年画的人少了,但是杨柳青年画却通过杯垫等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十几元的杨柳青杯垫艺术性、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具,颇受人们的喜欢。当然艺术不能简单地用金钱衡量,但艺术只有走出展柜,走向百姓生活,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才能为非遗文化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才能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