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退市频率正呈现加快之势,常态化退市预期不断增强。在3月11日和3月12日两天时间里,包括*ST秋林、*ST长城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与退市有关的公告。与此同时,*ST航通主动申请终止上市并将在3月18日摘牌。

业界普遍认为,监管部门不断就退市问题表态,可以预期的是,退市常态化会是一种趋势,退市率有望逐步上升。叠加一系列制度的严格执行,资本市场将会向好发展。

退市原因多样

从上市公司退市的原因看,呈现出多样性。其中,“面值退”公司数量最多。

具体看,退市刚泰在2020年11月24日至2020年12月21日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股票面值(1元)。2021年1月7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2月24日退市整理期结束,3月3日被上交所摘牌。

因为面值退市的有退市金钰、天夏退、*ST长城等。

此外,*ST宜生和*ST成城将因为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均低于人民币1元而退市。其中,*ST宜生自2021年2月23日起停牌,*ST成城自2021年2月25日起停牌。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公司中,有的还因为涉嫌违规正在被立案调查。根据*ST长城和*ST宜生发布的公告,公司分别于2020年4月11日和2020年4月24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有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同时,*ST宜生控股股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刘绍喜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未按规定披露持股变动信息,董事刘伟宏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中国证监会决定立案调查。

除了“面值退”,财务不达标也是上市公司退市的一个原因。

*ST工新此前发布的公告称,公司在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期末的净资产为负,2020年5月29日暂停上市。根据公告,2021年3月15日起,*ST工新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3月11日,*ST秋林发布公告称,因公司业绩连续三年亏损,且连续三年财报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根据公告,*ST秋林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的起始日为2021年3月19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2021年4月30日。

此外,还有两家公司属于主动退市。其中,营口港是因为吸收合并。根据公司发布的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公告,大连港换股吸收合并营口港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已经于公司2020年9月25日召开的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关于核准大连港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的批复》核准。2021年1月25日,上交所出具《关于营口港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上市的决定》([2021]35号),决定对营口港股票予以终止上市。

3月11日,*ST航通发布公告称,上交所将在3月18日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今年2月20日,*ST航通发布公告称,1月25日,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以股东大会方式主动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事项的议案》,同意公司主动撤回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并在取得上交所终止上市批准后转而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让。

太平洋证券首席投资顾问赵欢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退市新规的实施,各类退市标准越来越严格,监管层就退市问题也一再表态,可以预期的是,退市常态化是一种趋势。在这种情况之下,上市公司主动退市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回避繁琐的退市流程,为将来重新上市提供政策可循。所以,未来主动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可能会继续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3月12日,证监会称,落实重新上市制度,符合条件的退市公司,可以申请重新上市。

退市常态化是趋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这是继2012年之后,“退市”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今年1月份印发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进一步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畅通多元化退出渠道。严格实施退市制度,对触及退市标准的坚决予以退市,对恶意规避退市标准的予以严厉打击。

此外,证监会多次就退市表态。比如,3月12日,证监会称,下一步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坚持“四个敬畏、一个合力”,完善常态化退市机制,拓宽多元退出渠道,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一项关键的基础性制度,退市制度一直备受各方关注。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与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相对完整的退市规则体系,但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资本市场退市不系统、不坚决、不彻底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年均退市率仍然偏低。

不过,在业界看来,监管部门反复表态要严格退市,释放的是强化退市监管的信号。随着退市制度的日益完善,退市常态化将成趋势。

华兴证券(香港)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庞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常态化退市机制与注册制改革一起构成资本市场的重大基础性制度,从增量和存量两个角度同时把好入口关和畅通出口关,真正做到“优胜劣汰”“能上能下”“有进有出”,是深入推进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和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建立一个常态化的退市制度,是未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的重要表现,一方面能够给违规的企业产生足够的震慑力,另一方面会敦促一些企业抓好经营管理。

联储证券温州营业部总经理胡晓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退市制度、集体诉讼、加大违法成本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的严格执行,资本市场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那些缺少基本面支持,企业管理者不用心经营的公司,都会被市场抛弃,而价值投资将会越来越被重视。”胡晓辉说。

庞溟表示,随着常态化退市机制建立与完善、退市新规落地与施行,预计退市标准将更为多元和细化,退市程序将更为便捷简化,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将得以拓宽和畅通。证券监管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下的执行力与震慑力将进一步提高,落实长期激励约束和压实相关主体责任的力度将进一步强化,A股市场退市率有望逐步上升。

庞溟进一步表示,从长期来看,这有利于引导投资者建立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及风险意识,促进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合法合规借力股权融资与直接融资资源;有利于优化和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建立和塑造良性的市场生态与循环体系,推动上市公司做大做优做强;有利于廓清价值发现尺度、抬升估值中枢、为优质企业拓展更多的资本空间和金融资源空间,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推进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进程并与国际市场接轨。(朱宝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