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记者从长江大学获悉,该校张善彪科研团队研发的一款新型农田地膜回收机田间试验取得成功,实现了农田残膜高效清洁回收。
地膜又称地面覆盖薄膜,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可以增温、保湿、保土、保肥、防虫,对农民增产增收、促进农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地膜使用量 137.9万吨,地膜覆盖面积为2.64亿亩,位居世界第一。
但随着地膜使用量不断增加,残膜无法有效回收,残留在农田的地膜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壤里的残膜长期无法降解,直接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减产严重和农田“白色污染”。农田地膜残留可导致小麦减产3%、玉米减产10%左右、棉花减产10%-23%左右。
现有市场上地膜回收机的地膜实际回收率不到50%,回收效果不理想;人工回收地膜费时费力,回收成本较高;而可降解地膜使用成本高、降解时间难以控制,难以大面积普及。因此,研制和推广新型残膜回收机迫在眉睫。
针对残膜机械化回收主要面临三大难题,即残膜无损起搂、膜杂快速分离及整机缠绕问题。2016年,张善彪团队开始进行科研攻关,该项目也是长江大学重点培育和扶持的创新创业项目。
他们突破传统研发思路,通过定向-偏心弹齿机构,使得残膜能快速与地面土壤分离,解决了残膜无损起搂及膜杂缠绕难题,同时很好地降低了机械对残膜的破坏,实现地膜高效清洁机械化回收。围绕这项新技术,团队已申请了15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经过现场试验检验,这款新型农田地膜回收机回收效果明显,地膜一次收净率≥90%,远高于现有产品45~50%的回收率;膜杂分离效果较好,残膜含杂率≤20%,远低于市面上地膜回收机≥80%含杂率;生产作业效率为16.21-33.95 亩/小时,远高于市场上其他同种功能机具的10.95 - 14.7亩/小时;综合作业成本同比大幅降低。(刘志伟 陈俊 何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