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取消大小周,到告别996,互联网打工人的“反内卷”从工时开始,也从大厂开始。随着传闻中字节、腾讯等公司陆续实施更宽松的上班制度,也就预示着互联网生产力“新KPI改革时代”的到来。

但大厂挥别996,又岂是反内卷一言概之。从表象上讲,有“90后”“00后”员工的新世代新态度,他们与“70后”“80后”不同,似乎有更烂漫更不被五斗米束缚的灵魂。一个世代的情绪裹挟着喧嚣舆论,996是福报的段子终究消失在历史长河。

以前的996,员工和公司(老板)既对立又默契:我拿青春换明天,老板甚至比员工更努力。在财富膨胀的互联网成长故事里,996就等同于多劳多得,6个人干8个人的活儿产生10个人的效益,这样的溢出效应俯拾皆是且就在身边。

但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走过20余年,各个赛道林立着大巨头小巨头,创业造富的溢出效应明显减弱,多劳多得需要升级到多累多得。那么,拼工时的对比优势,是大厂管理者的懒惰,对中小企业不友好,对大厂的后来人同样不友好。

这种不友好也反噬到大厂本身。就管理者而言,带领100个人“全情投入”与带领几千几万人“喊打喊杀996”完全不同。对于后者,江湖有言:很多大厂成熟业务部门的996,实际上只是HR制度层面的耗时长,是假加班真摸鱼。

从这个有趣的维度考量,告别996,老板和员工又站在了一个阵营,何乐而不为。

当然,我们所言的反内卷,只是工时角度的避免无效浪费。从竞争角度,大厂的内卷恐怕会更加严峻。大家都回归8小时工作制,谁的效率高谁的产出好,胜利的基础还是谁的员工牛。换句话说,擅长摸鱼的员工,可能在告别996后将迎来职业生涯最大考验。

可以肯定的是,HR制度取消996,只是员工KPI改革的第一步。实际上,字节、快手、腾讯等公司也在同步进行组织架构改革,一定程度上匹配了工时改革的需要,也就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效率要求。

对内如是,对外呢?996不适合所有公司,完全排斥996也不适合所有公司。对比来看,大厂告别996,是中小创业者的机会。特别的阶段特别的努力,比大厂员工付出更多,仍是创业者的必要。

996时代,大厂堆人堆钱的竞争策略,对中小企业不公。去996时代,大厂转而专注技术和产品,中小企业更得加把劲。

无论如何,选996还是选1075、995,都是职场生命力的动态探讨。值得欣慰的是,这种探讨不再只有一种声音,终于有了多重行动。(张绪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