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策略差异和规模提升等因素影响,私募基金业绩往往产生较大分化,为了能够保证绝对收益,私募往往会选择控制规模。《证券日报》记者最新获悉,近日有百亿元级私募由于规模突增,不得不选择“封盘”来保证业绩。

截至目前,有数据统计的57家百亿元级私募,近一年的平均收益率为45.59%;最高收益率为122.08%,与排名居后的0.71%相比,首尾相差了121.37%。其中,近一年期收益率超过80%的有9家;收益率在40%至80%的有20家;凯丰投资、诚奇资产和外贸信托等10家的收益率不足20%。

“封盘”缘于规模

达到瓶颈期

近日,北京某百亿元级私募高管表示:“由于近期规模突然增长,公司选择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封盘’,具体何时解封暂不确定。”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这家私募选择“封盘”缘于规模突增了近百亿元,其合作的渠道包括多家大型银行和券商等。

私募排排网研究主管刘有华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私募“封盘”不外乎几方面原因所致:一是策略触碰到了规模瓶颈,不得不暂停对外申购,保护现有投资者利益;二是投资者认购私募基金进入到了狂热状态,“封盘”可以降低非理性或者与投资理念不吻合的资金介入,从而保证自身投资理念和收益不受较大影响;三是在运行产品经历过大涨后,接下来波动性会大幅增加,新资金买入并不一定能承受住波动,反而会影响客户体验,伤及公司口碑。

据刘有华介绍,私募产品被追捧或被赎回,都属于正常投资者行为,追涨杀跌行为在投资基金过程中依然存在,这也是基金在赚钱情况下投资者反而不赚钱的原因。其实,私募管理规模大增应该理性看待,这预示私募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也会提升。造成“封盘”的原因除了明星效应和业绩因素外,还有就是私募的透明度并不高,且不能公开宣传,因此,个人投资者蜂拥往往会造成“封盘”现象。

玄甲金融CEO林佳义向记者表示,私募进行“封盘”,主要在于目前策略容量限制,同时,仓位处于较高状态,投资获利机会下降。反之,如果不进行“封盘”,面对短期市场波动,追捧者会因部分高估值产品杀跌被套,引发巨额赎回。

钜阵资本投资副总监钟恒也表示,“封盘”在于策略的容量满了,尤其一些量化类策略;同时,策略交易环境拥挤,预期未来收益会下降。业绩较好的私募产品是稀缺资源,资金追捧明显,除了明星效应外,策略的有效性、拥挤程度等,都是考验业绩的重要因素。

10家百亿元级私募

业绩不佳

一方面是选择“封盘”控制规模,从而保证投资者的收益;另一方面则是业绩表现分化明显,呈现出冰火两重天之势。

记者获悉,有数据统计的57家百亿元级私募中,截至目前,在近一年期业绩分化明显,首位与末位相差了121.37%。其中,收益率超过100%的有两家,分别是石锋资产、林园投资,近一年的收益率分别为122.08%、106.88%;融葵投资、趣时资产、彤源投资、正心谷资本和泰润海吉表现也不错,收益率分别为99.83%、96.77%、94.23%、90.09%、90.06%。

数据显示,同期收益率在40%至80%的有20家,其中包括多家老牌百亿元级私募,例如盘京投资、景林资产星石投资、汉和资本、高毅资产和淡水泉等,也有包括幻方量化、灵均投资、衍复投资和宽远资产等其他策略或新晋百亿元级私募。

与之相对应的是,有10家百亿元级私募在同期的收益率不足20%,包括九坤投资、宁波宁聚、昌都凯丰投资、诚奇资产、外贸信托、明毅博厚投资、合晟资产和映雪资本等,收益率分别为19.77%、18.95%、18.43%、18.30%、16.44%、11.30%、7.28%、1.20%。

根据私募排排网组合大师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百亿元级私募整体仓位指数为85.91%,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17周持仓超过八成。其中,79.48%的百亿元级私募仓位超过八成,12.48%的机构仓位介于五成至八成之间,低于两成的私募仓位为4.16%。

今年以来,百亿元级私募整体依旧延续了以往投资风格,以价值和成长风格为主。行业配置上,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电子、医药生物等依旧是其最为青睐的板块。此外,还有部分百亿元级私募有加大金融股配置的迹象。(王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