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我国科技实力已跃上新台阶,创新体系也更加健全,但整体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需从多方面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夯实强国根基。展望今年,一系列加强基础研究和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举措将加速出台落地。
抓住产业链供应链“命门”
多项数据显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整体创新能力还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一是关键核心技术还不能自主,基础研究、原创性研究还比较薄弱。二是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的能力还不够高,对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能力还不够。三是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够高。”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刘忠范建议,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夯实自立自强根基。一是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解决我国科技创新体系问题,控制“增量”,激活“存量”,同时将“增量”与现有创新平台的改革重组相结合,解决创新平台过度碎片化问题。二是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把人才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三是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和创新沃土,在科技领域“多一点阳光雨露,少一些风吹草动”,以科技创新筑牢强国之基。
毕马威中国主席陶匡淳表示,面对疫情下的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国应加强基础学科的研发投入,集中优质资源,攻关核心技术;同时提升科学创新的转化能力,通过再造基础产业链,实现上游关键零部件的本土研发生产,切实提升我国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上的竞争力,推动产业链高质量长期稳定发展。“未来前沿科技领域将受到重点关注。他表示,5G、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有望获得更大政策支持。”他说。
全国政协委员景柱也表示,以科技创新抓住产业链供应链“命门”,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科技创新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关键支撑。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因此,尽早解决“卡脖子”问题,把产业链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自己手里,确保不“掉链子”,将是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
力挺“创新源头”基础研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健全稳定支持机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级基础研究支出增长10.6%,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 “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对此,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郭玮5日在国新办吹风会上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加强基础研究进行了特别强调。基础研究是一个慢变量,必须要踏踏实实去做,要创造条件让科学家把冷板凳坐热。“在加强基础研究方面,将有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完善对科研人员、科技成果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郭玮说。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表示,研发的核心是人才,释放人才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体制机制改革和必要的经费投入。下一步,推动国家基础研究水平的提升,核心在于科研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对于基础研究,国家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一定要建立开放式创新环境,让该环境具有极强的容错机制,从而保证各方面的天才都能被发现和得到发挥。”他说。
朱岩表示,相关部门可从职称、薪资等敏感点入手,建立鼓励多元化创新的研究环境。此外,通过研究机构的变革,带动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一代参与基础研究的热情,以此来全面提升中国的基础研究水平,把我国建设成科技强国。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也表示,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给高校和研究机构科研人员“松绑”。对于科研过程中的人财物,应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永生也建议,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平台,鼓励企业研究院所牵头承担基础研究项目,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
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
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其中特别提及,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
神州数码集团技术总监周鹏表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企业是创新的“原发地”,也是“赋能者”。通过税收优惠的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体现了国家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另一方面也在切实给企业研发和创新减负添力,让企业能够更加轻装上阵,专注和持续地进行研发投入,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进而孕育更多领域的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增强科技应对国际风险挑战的能力。
在业内人士和代表委员看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还需要进一步汇聚各类创新要素流向企业,鼓励和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陶匡淳认为,企业已经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力量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将极大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些走在全国、全球领先阶段,或者接近领先阶段的企业,有着较为强烈的原始创新和正向创新的诉求,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由它们来牵头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可以在技术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陶匡淳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宝增也建议,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颠覆性技术战略布局,设立并实施专门的颠覆性技术创新计划,推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出台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相关办法。鼓励企业积极实施项目经理制,遴选具有产学研背景的优秀科研人员担任项目经理,通过制度松绑、灵活用人、充分授权,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
此外,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体系也需进一步完善。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充分考虑科技企业的特点,进一步优化再融资相关政策,允许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历史信用比较好的龙头型科技企业,再融资时不受非资本化投入占比的限制,使得企业可以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大研发投入,有效增强公司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张莫 钟源 郭倩 张紫赟 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