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的银行信用卡账单你会一笔笔看个明白吗?有没有发现一些不清不楚的收费呢?

近期,信用卡“偷偷”扣费上了热搜。大量持卡人在网络平台上投诉自己的信用卡未经同意擅自开通收费项目,每个项目每月收费8元至20元不等,大部分人发现时已收取两三年甚至更久。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你的信用卡被“偷偷”扣费了吗?

每月“偷偷”被扣20元

郑州市民赵先生近日发现,自己的浦发信用卡上个月并没有消费,但是账单却显示需要还款20元。

“明明没刷卡,为啥还要还款?”他细查账单后发现了一个名叫“玩转全球”的消费账单。赵先生完全不清楚这个业务,也不记得自己在哪里有过这样的消费。上网一查,才发现很多卡友都在吐槽被这个“玩转全球”稀里糊涂地扣了钱。

赵先生在手机App上一期一期回查过往账单,结果发现从2019年1月开始,每个月都扣了这个业务20元的消费额度。这意味着,他已经连续27个月为这个莫名其妙开通的业务花了540元钱。

私自扣款项目多

在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记者发现针对浦发信用卡中心的这项投诉,已有12266件,比其他银行的信用卡高出很多。除了专业的投诉平台,一些知名社交网站和论坛上,也经常可见信用卡客户有关长期扣款的吐槽。

从内容上看,针对信用卡的投诉多与“私自扣款”有关。记者粗略搜索“黑猫投诉”发现,有关浦发信用卡“私自扣款”的投诉达到2154条,而其他银行的投诉则多为持卡人逾期后对银行催收、协商减免等不满。

网友投诉最多的扣费项目包括“玩转全球”“免还款”“免盗刷极致版”和“小浦无忧-电话医生”等。这四个项目都是按月收费,除了“免盗刷”是每月8元,其余三项都是每月20元。另外,每月20元的“一键召唤”、每月28元的“微医通”和每月35元的“借款人意外险”也涉及较多。

从扣款时间看,有的人发现得早,只扣了4个月,有人发现时都扣了三四年;涉及金额少则100多元,多则数千元。

大都与保险产品有关

“坑”了这么多消费者的收费项目到底是什么业务呢?记者从浦发信用卡的官方App查阅相关信息,发现这些项目都包含了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保险产品。

“免还款”的服务内容有三项,分别为还款提醒、重疾免还款和意外免还款。“玩转全球”则提供了免取现手续费、挂失免手续费服务,还有50万元的全球乘驾意外保障。“小浦无忧”除了提供私人电话医生和方便就医的绿通服务,还包含最高120万元的交通工具意外保险。

根据官方App的信息,这些产品都提供一定时间的免费体验,免费期满如果持卡人不主动给客服打电话取消,就会自动续约。

后续收费应征得确认

持卡人普遍反映,信用卡每月收取这些项目的续订服务费前后,都不会再向持卡人发送任何短信、微信,更没有电话提醒,收费只在当月账单体现。

由于日常刷卡消费都有即时提醒,因此很多人查看信用卡账单就是大致扫一眼,不会看得很仔细,特别是那些用卡频繁的持卡人,很难在一大串账目里留意到8元、20元这样的小额消费。因此,大多数持卡人都是在没有消费的那个月才注意到账单的异常。

对此,律师认为,如果消费者未主动选择收费项目,银行擅自扣款肯定涉嫌欺诈;如果银行有证据证明消费者是主动勾选或同意开通,不能认定银行欺诈,但从众多投诉的情况看,银行也存在误导行为,需要改进。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在正式收费前应明确征得消费者同意,比如要求消费者短信回复确认,不回复则不收费。每月扣款前后应向消费者发出提醒,并明确告知退订方式。此外,银行应在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电子渠道设置自行停止收费项目的选项,为消费者提供对等的便利。

用户需提高警惕

信用卡事关众多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持卡人对信用卡乱收费要提高警惕。因为这类问题频繁发生,也比较隐蔽。一方面,在申请信用卡时要对这项业务了解清楚,特别要提防信用卡“默认收费”;另一方面,要重视每个月的账单,防止乱收费项目隐藏于账单中。对银行侵权行为,要勇于依法维权。

另外,对于投诉量较高的信用卡收费问题,相关银行监管部门该出手时要出手。比如说,监管者对持卡人投诉问题进行独立调查的结果更有说服力。对于已经查实的违规收费行为,应该依法处罚违规银行,这是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和信用卡市场秩序的必要手段。

最后,银行网站或App应将相关章程、合约、收费标准都在明显的位置展示,便于持卡人查询。涉及收费的产品一定要细致周到地说明提醒,收费项目退订的渠道也应更加便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