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我省应对疫情出台了“苏政40条”等助企纾困政策,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3月份以来,全省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特别是4月以来,外防输入压力更大,形势更加严峻复杂。为有效应对疫情新变化新冲击,4月18日,我省出台《关于有效应对疫情新变化新冲击进一步助企纾困政策措施》,22条具体措施聚焦广大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着力稳住全省经济基本盘。


新出台“六税两费”顶格减免和扩大阶段性缓缴养老金

记者注意到,此次出台的22条政策措施在“苏政40条”基础上更注重延伸拓展、增强力度。比如,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比例由80%提高至100%;又比如,新出台了“六税两费”顶格减免和扩大阶段性缓缴养老金,减半收取餐饮住宿业电梯等检验费用和将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标准下调20%,也是近年来力度最大的一次。

“针对此轮疫情波及全省所有设区市,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冲击的实际,政策措施突出对疫情冲击的阶段性纾困措施,重点是短平快。”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说,比如对参与疫情防控为生产生活物资提供保障的物流企业和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给予定额补助,对住宿餐饮等行业防疫物资、对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交通物流、餐饮、零售、文化旅游、电影、会展等行业,从加大补贴、促进消费、提高返还费用、提高预付比例等多个方面,给予重点帮扶,提出更具针对性、操作性措施。

新措施干货满满,逐条聚焦企业“痛点”

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干货满满,持续关注企业“痛点”和关切,每一条都极具“含金量”,尤其在引金融“活水”方面,一口气推出鼓励金融机构单列普惠型小微企业信贷计划、降低融资费用、下调再贷款利率等多项举措。

“为帮助小微企业等融资纾困,缓解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省财政设立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省财政厅副厅长徐洪林介绍,目前,基金已撬动合作银行向15637户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投放优惠贷款570亿元,平均利率在4.3%左右,取得了积极成效。

政策措施特别提出,要强化长三角区域协作,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交通物流,全力支持上海打赢疫情防控战。“近期,我们已经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支持政策的落实。”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金凌介绍,4月13日,省交通运输厅、工信厅、商务厅联合召开多措并举保障供应链稳定通畅工作视频会议,成立省、市物流保畅工作专班,梳理发布《江苏省公铁水空物流主要通道清单》,包括相关场站、港口、航运公司等重要节点、重要线路的具体联系方式,以及航班、航线的开行情况,供生产企业、内外贸企业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物流畅起来,消费活起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放餐饮消费券,减半收取广告业、娱乐业企业2022年文化事业建设费,制定实施消费者在中标企业线下商场购买绿色节能家电等商品享受补贴等促消费政策措施……省商务厅副厅长吴海云表示,我省已打出了提振餐饮消费、举办“苏新消费”购物节、加快步行街商业复苏、推动老字号新消费、释放网络消费新动能等商务“组合拳”。不仅如此,由于会展业受疫情冲击较大,我省在原有服务业普惠政策的基础上,针对今年以来,已筹备完成、却因受疫情影响在15日内终止的商业性展会,由省商务专项发展资金按照展会规模给予分档补贴。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陈琪宏告诉记者,此次我省出台的助企纾困新政,包含多项减免涉企收费措施,省市场监管局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收费监管和执法检查,持续深入推进涉企收费治理,推动政府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