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创新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调控小麦孕穗期根系深度的重要基因TaVSR1-B,并阐明了其作用的分子机理。相关研究成果新近在线发表于植物学权威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团队成员、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员景蕊莲介绍,小麦是世界性的重要粮食作物,适宜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的品种根深可以达到2米以上。但是,不同品种的根系深度差异很大,直接影响到小麦对深层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最终影响小麦的抗旱耐热性和产量。是什么原因导致不同品种的根深差异,到目前为止尚不清楚。
该项研究收集了323份不同类型的小麦材料,调查它们的根深情况,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到一个被称为TaVSR1-B的促进根系生长的基因,及其在不同材料中的变异类型,解释了不同材料中根深差异的原因。初步证据表明,TaVSR1-B可能通过影响液泡的形成,促进伸长区细胞转变为成熟区细胞,进而影响根深。综合来看,TaVSR1-B表达量升高,根伸长区变短,成熟区变长,根深增加。该项研究成果为小麦育种家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生态条件,选育具有合适根深的小麦品种提供了优良的材料基础和分子标记,对促进小麦抗旱节水高产育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