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团队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大学、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合作,对东亚南部人群的古基因组开展研究,揭示了自1.1万年以来东亚与东南亚交汇处人群迁徙与互动的历史,填补了两地接壤区域人类古基因组的空白,更新了对两地人群交流历史的认识,还追溯了现今生活在广西地区侗傣语系和苗瑶语系人群的祖先。6月24日,相关论文刊登于《细胞》。
研究人员运用古核基因组捕获技术,克服了东亚南方炎热潮湿环境导致古DNA保存差的困难,从广西170个人类骨骸或化石(来自30个遗址)中成功捕获30例(来自15个遗址)距今10686~294年的人类古基因组,以及福建1例距今11747年的人类古基因组。
其中,来自广西隆林和福建奇和洞的2个个体的年代均早于1万年,这是迄今为止东亚南部与东南亚地区获得的最早人类古基因组数据。
此前,对东南亚和我国南方古人类的基因组研究显示,两地早期人群有截然不同的遗传历史。研究人员表示,东亚南方与东南亚两地早期人群遗传历史存在差异性与相关性。为了进一步解答两地人群互动、迁徙等重要科学问题,对位于两地交汇处之一的我国广西地区的人群开展相关古基因组研究成为关键。
该研究首先揭示出距今1.1万年前亚洲人群的多样性,以隆林人为代表的古老东亚人群,是此前从未观察到、也未对现今南北人群作出贡献的未知古老东亚人群。
研究人员还以动态视角揭示出我国广西、福建区域人群的演化与变迁历史,凸显出广西地区在亚洲人群演化中的重要地位——不仅是东亚与东南亚的地理交汇区域,更是两地人群在遗传史上的交流区域。此外,他们首次发现东亚与东南亚两地在农业传播前便已存在人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研究人员表示,该地区在数千年前曾发生人群的更替,为溯源我国少数民族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该研究对于填补东亚和东南亚史前人群的互动细节、修正东亚南方人群的演化模式具有重要科学意义。(记者崔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