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未设GDP具体增长目标,今年的报告中对于GDP增长预期明确: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围绕“6%”,今年的报告还提出了城镇新增就业、物价、能耗、粮食产量等一系列指标。

经济增长目标是惯例,也是各级政府、各类市场主体制定工作计划盯住的锚。但是否设定增长目标,长期以来都存在争议。去年经历疫情,不确定上升,经济增长目标未被提及,意在把工作重心放在保就业、保民生及扶贫脱困上。

今年两会前夕,一些经济学家建议不再设置经济增长目标,将政府重心放在就业、民生与高质量发展上。希望以此打破束缚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GDP惯性”,为激发技术创新、市场活力创造更大空间。

近些年,反对设置经济增长目标的理由越来越清晰,类似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以GDP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促使政府释放部分资源,对于经济高速增长发挥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一味地追求GDP,负面影响也逐渐暴露,追求眼前效应、忽视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代价过高,增长模式粗放,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这带来了产能过剩、政府债台高筑、金融风险增大等不良后果。

仔细来看,重提经济增长目标,不意味着重拾“GDP惯性”,而在于为经济恢复点赞,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定调,为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续航。简言之,在于信心,在于归位,在于改革。报告也指出,经济增速是综合性指标,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济增长目标带有指引性。设立经济增长目标,是在对疫情防控整体形势做出一定判断下提出的努力目标,但绝不是不顾客观条件必保的目标。在此目标之下,宏观政策不急转弯,不搞大水漫灌,不重走房地产的老路。设立经济增长目标,并不代表保就业、稳民生工作不再是政府工作的重心。相反,基于中国经济恢复情况而综合设立的目标,恰恰是为保就业、稳民生提供基本盘的保障。

进入新发展阶段,顺应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重提经济发展目标的最大意义不在于数字指标的高低,“6%以上”是“表”,“6%”以外是“里”。

重提6%及一系列具体指标,在坚守底线管理的同时,推动要素价格市场化等市场化改革,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保护知识产权、守护创新成果,攻关“卡脖子”的核心技术问题等等,从而为疫情之后的经济复苏打下坚实的基础。从“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到“青山常在、生机盎然”,中国经济这艘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陶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