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北京市140万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8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教育“双减”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新学期,北京市调整了中小学上课时间,其中,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同时,为进一步实现校内减负,新学期开学后,学校将不得占用自习课等时间进行学科教学,考试成绩也将通过等级制来呈现。更值得广大家长关注的是,新学期的北京市中小学还将迎来“升级版”课后服务,不仅保障了每天2小时的基本时间,还将引进校外的少年宫、科技馆等资源,以此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

中小学上课时间调整

考试成绩按等级制呈现

据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新学期开学后,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将按规定安排教学时间,中小学的上课时间将进行调整,其中,小学上午的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

在开展教学时,小学一年级须坚持“零起点”教学,并且各年级都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学校不得利用晨检、午检和自习课进行学科教学,不得利用寒暑假、周末、法定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义务教育学校严禁组织任何形式的分班考试,不允许分重点班、实验班。

“新学期,教育教学工作的工作重点是推动日常教学回归课堂,回归‘零起点’。”李奕表示。

此外,为强化作业管理推进减负,市教委还要求各校进一步完善作业管理办法,调控作业结构,做到班级、年级的作业公开,总量控制。老师要对作业进行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不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不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

而为降低考试压力,北京市中小学还将改进考试方式,对考试成绩的呈现实行等级制。

“实际上在这次‘双减’工作中,作业和考试数量的减少并不是按比例简单机械地减少,更多减少的是机械重复、惩罚性的、低效率的作业。是通过‘减’来优化作业和考试的结构,不靠量取胜,靠指向性和针对性取胜。”在接受采访时,李奕进一步指出,“老师对作业的研究,对考试命题的研究要纳入教研体系。”

据了解,目前顺义区仁和中学已成立作业管理专班,制定了《仁和中学学生作业管理办法》,并通过设置作业公示栏、定期下发作业质检报告等方式实现提升作业效率和质量。

课后服务覆盖民办学校

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

在发布会现场,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市课后服务工作从2018年起全面启动,发展至今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随着“双减”政策的推出,北京市教委也研究升级版的课后服务方案,该方案将在新学期与家长和学生见面。

据介绍,“全覆盖”是北京市课后服务工作的关键词之一。“新学期课后服务要做到三个层面的全覆盖,第一是实施范围全覆盖。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包括民办学校都要开展好课后服务。第二是时间全覆盖。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都要开展课后服务。第三是服务对象全覆盖。课后服务要面向所有学生提供,学校向全体学生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李奕谈道。

此外,新版方案还对课后服务的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总时长上,学校每天的课后服务要至少开展2小时。针对个别确有需求的学生,学校还可在和家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适当延长课后服务时间。

保证1小时体育锻炼

引进科技馆等社会资源

而具体到课后服务的内容来看,涉及了课业答疑、体育锻炼、素质拓展等多个方面。其中,教师在课后服务的答疑、辅导工作,要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如果学生当天没有体育课,学校要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安排参加体育锻炼,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同时,在课后服务开展过程中,学校还可以组织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学科讲座、劳动实践活动、社团、兴趣小组等活动。

具体来看,目前西城区和朝阳区还在积极把社会资源引入课后服务的阵地。据西城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王攀透露,西城区将整合区属12家少年宫、科技馆等校外教育资源为区域学校提供课后服务课程菜单,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统筹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为学校课后服务提供有益补充。

无独有偶,朝阳区也引入了区内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教辅中心资源,开展科普、艺术、体育等综合素质拓展活动。“为做好升级版的课后服务,除了原有的工作,我们还将统筹规划各类资源和需求,对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进行指导。”朝阳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肖汶表示。

北京商报记者 程铭劼 赵博宇

· 相关新闻 ·

北京市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开讲

北京商报讯

(记者 程铭劼 赵博宇)汛期遇险如何自救?网络时代如何做家长?8月31日晚,2021北京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正式开讲,解答众多家长和孩子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据了解,从2019年至今,“北京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涵盖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公安局等六家单位联合主办,以实验模型、魔术短剧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向中小学生普及各类安全知识。

“大手牵小手,共筑安全梦”,这是今年公共安全开学第一课的口号。该节目自播出就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北京商报记者在观看节目时发现,开播尚不足半小时,微博端节目的点赞量就已超过30万。

节目中,多位专家讲述了电动车如何充电、如何避免井盖带来的伤害和溺水、电梯坠落时的自救法。根据数据统计,2021年以来,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6462起。失火事故的频发,让学会正确给电动车充电成为很多人的必修课。在当晚节目中,多位专家就电动自行车如何预防火灾的问题解答了现场同学们和家长们的困惑,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大家理解电动自行车室内充电的危害。北京商报记者也从节目中获悉,目前多个社区都已经为电动车设置了专门的充电设施。

此外,为生动演绎电梯坠落时该如何自救,节目还将电梯模型搬到了节目现场,由专家为同学们讲解电梯的运行机制,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小小的井盖和湍急的水流,这些看似影响不大的常见物同样暗藏危险,生动明快的动画向孩子们演示了向井盖内乱丢杂物造成的危害,同时,孩子们还亲身体验了湍急水流下动作的困难。

如何对溺水者进行急救?心肺复苏怎么做?专家还在节目中讲述了AED的大作用,并教会学生们使用仪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守护他人的安全。目前,北京的地铁站、景区等多个公共场所均已配备有AED,守护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近些年来,发生在网络空间的骗局越来越多,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爽在节目中表示,过度沉迷网络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由此,防范也显得尤为关键,眼见耳听不一定为实,节目提醒家长,要学会合理使用青少年模式,呵护孩子们的成长。“家庭是一个人成长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我呼吁家长要学着研究孩子,读懂孩子,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张爽表示。(程铭劼 赵博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