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上市银行2021年“期中考”成绩单的陆续披露,各家银行理财业务“单科成绩”也开始有所显现。北京商报记者8月22日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有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公布了旗下理财子公司的经营状况,上海银行、长沙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4家银行披露了理财业务收入情况。从披露情况来看,上半年多家银行理财业务经营情况良好,营收净利增速明显。另一方面,随着“资管新规”即将进入倒计时,各家银行理财产品转型也正在提速,净值化转型程度持续提升。
理财业务增收显著
率先披露“期中考”成绩的8家银行中,理财业务“单科成绩”均有较为明显的进步。北京商报记者8月22日梳理发现,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甚至有银行理财子公司净利润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数据。
具体来看,2021年上半年,招银理财实现营收23.51亿元,净利润15.57亿元,净利润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5亿元增加3.8%。宁银理财净利增速更为显著,报告期内,该理财子公司实现营收3.05亿元,实现净利润1.73亿元,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的7283.5万元增长137.52%。
去年8月才获批开业的平安理财、南银理财也交出了较为满意的成绩单。报告期内,平安理财营收为12.69亿元,净利润为8.20亿元,净利润相较于去年全年的1.65亿元增加了396.97%;南银理财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74亿元,实现净利润2.12亿元,相较2020年全年的0.32亿元提高了562.5%。
其余多家银行中报也显示,理财业务的发展对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中间业务收入带来积极增长。例如,2021年上半年,上海银行实现理财中间业务收入19.23亿元,同比增长144.35%;苏农银行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合计实现2.15亿元,其中理财业务占比达到64.65%,实现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173.38%。
对于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经营业绩的大幅增长以及理财业务收入的优异表现,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银行理财业务之所以出现强劲发展,一方面是因为投资者教育的日趋深入,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可净值型理财产品;另一方面,上半年股市波动较大,一些投资者将资金从股市转向了相对稳健的理财产品投资上。
净值型产品占比超70%
随着“资管新规”即将进入倒计时,各家银行理财产品转型也渐趋提速。从8家银行披露的“期中考”成绩来看,多家银行理财产品余额有所增长,净值化转型程度持续提升,8家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均超过70%。
股份行方面,2021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为7561.01亿元,较去年末增长16.6%,其中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规模为6172.3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3.2%,占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的比例由去年末的71.5%上升至81.6%。
南京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净值型产品占总存续规模比值较高,南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总规模为2895.39亿元,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为2798.5亿元,占理财总规模的比例为96.6%。报告期内,长沙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为548.53亿元,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达499.38亿元,较年初增加72.19亿元,增长16.9%,占比达91.04%。而上海银行及宁波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净值型产品规模占理财产品余额的比值则分别为85.23%和78.9%。
农商行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常熟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266.96亿元,均为非保本理财,其中净值型理财占比73.8%,规模为197.05亿元。而苏农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27.89亿元,净值型产品占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87.73%,较年初提升3.51个百分点。
放眼全行业理财产品整改现状,根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1年上)》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5.8万亿元,同比增长5.37%。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占比近八成,存续规模为20.39万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提高了23.9个百分点。保本型产品持续压降,截至今年6月底,保本型产品存续余额达0.15万亿元,同比减少90.68%。
在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看来,“资管新规”要求下的金融产品净值化转型正在持续进行中,不同行业都体现出了可喜的进展。目前转型的难点在于部分存量资产的到期时间长、处理难度大。根据监管要求,2021年底过渡期结束前,银行理财要实现净值化转型,虽然还存在一定难度,但仍有希望基本达成目标。
对于个别银行存续的少量难处置的资产,银保监会此前也提到将采取针对性措施,按照相关规定纳入个案专项处置,持续督促相关银行综合施策、积极整改,尽快全部清零。
“少量延期整改理财产品,主要是存续周期较长的产品,为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减少银行和投资者之间纠纷,会采取特事特办的方式,整改期限可能会延续到产品到期之日。理财产品完成整改后,将进入到净值型权益时代,未来将通过专业理财从技术层面保证客户收益的稳定性,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原理、风控就显得非常重要。”王红英说道。(孟凡霞 李海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