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落后产能已经成为当前养猪业的共识,上市猪企或难继续保持扩张节奏。但是,目前11家上市猪企只完成了今年出栏目标任务的近40%,接下来的四个月,他们主要有两个选择:亏钱保量或顺势去产能。

8月猪企“越卖越亏”

今年8月,出栏量、收入稳居行业首位的牧原股份销量、收入均环比下滑。根据8月份生猪销售简报,牧原股份8月生猪销量环比7月下降14.55%;销售收入42.34亿元,环比7月减少近10亿元。另外,其商品猪的销售均价为13.92元/公斤,也比7月下降了7.45%。若按照此前牧原股份对外公布的15元/公斤的成本来计算,其每卖出一公斤猪肉,要亏1.08元。

出栏量排名第二的正邦科技也面临“越卖越亏”的处境。今年8月份,公司销售生猪171.16万头,环比下降2.25%;销售收入28.58亿元,环比下降13.42%。另外,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02元/公斤,也低于行业平均养殖成本线。

值得关注的是,牧原股份等头部猪企的生猪销量均在减少,距离它们提出的今年保底出栏目标还很多。以牧原股份为例,其计划今年出栏3600万至4500万头生猪。截至目前,牧原股份今年已经出栏2302万头生猪,完成保底目标进度的63.9%。若要完成目标,接下来的9月- 12月,牧原股份每个月至少要出栏324.5万头生猪。按此推算,上市猪企的产能或还在快速爬坡。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郭刚对中国商报表示,今年1月-7月,11家上市猪企累计年内任务平均完成率为39.7%,处于较低水平。这与生猪价格下跌,养猪业持续亏损有一定关系,各大猪企出栏生猪的速度随之减缓了。但随着3月份行业复产增速,预计9月份生猪产能将不断兑现。综合下半年数据来看,未来上市猪企出栏任务量较重,8月-12月生猪需出栏7179.64万头。按照80%出栏任务折算,仍需出栏4771.64万头生猪。

产能淘汰加速

当前,虽然上市猪企的产能还在释放,但是淘汰低效产能已成为行业共识。根据大宗商品分析机构卓创资讯数据,截止到8月底,全国能繁母猪群体结构中,二元母猪占比提升至89.2%,接近90%水平,三元母猪占比降至10.8%。现阶段,规模养殖场不断淘汰三元母猪,个别大场开始减少产能低下的二元母猪数量,群体结构不断优化。养殖主体由主动补栏转向主动去落后产能。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记者表示,5月份生猪价格下跌幅度加大后,行业内就已经开始淘汰母猪,尤其是2019年-2020年生猪价格较高时被采用的三元母猪。淘汰的这部分多是本身性能较差的三元母猪。二元母猪的占比提升,会提升PSY(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水平,从而降低生猪生产成本。

淘汰的母猪作何用途?新希望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部分作为育肥肉猪使用的三元猪淘汰后也可以卖到市场,作为商品肉猪屠宰加工。值得关注的是,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8月份淘汰母猪价格呈现震荡下跌走势,与生猪价格走势相似。现阶段,生猪产能处于释放期,市场供应量较大,淘汰母猪替代作用减弱,且生猪价格持续回落,也带动淘汰母猪价格跟降。

另外,在淘汰低效产能进度方面,上市猪企或落后于散户。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今年4月-7月散养一头生猪的成本平均下降了327元/头;规模猪场养殖一头生猪的成本平均下降了167元/头。

主动淘汰低效母猪或也对上市猪企业绩造成一定影响。正邦科技方面表示,公司主动淘汰低效母猪的举措对一季度业绩造成较大影响,一季度公司已完成35万头低效母猪淘汰。因行业大量母猪淘汰,致使母猪价格下滑叠加生猪价格下降的影响,公司承担的头均亏损近4000元。

上市猪企陷两难处境

上市猪企是主动减产、放缓出栏速度,还是持续放量、抢占市场?这是一道两难的选择题。

从截至目前的出栏量任务完成率来看,生猪价格下行阶段,虽然上市猪企不得不放缓出栏速度,但是较往年相比,扩张的速度还是十分惊人。以牧原股份为例,今年1月-7月,牧原股份合计销售生猪2044万头,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并且,牧原股份在对外公告中也宣布,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建成生猪养殖产能在6700万头左右。目前已储备超过1亿头养殖产能的土地资源,预计2021年底公司养殖产能将超过7000万头。

“建猪场、扩产也是为下一轮‘猪周期’做准备,等到产能减少到一定阶段,行业开始盈利的时候,还是占有市场的人占得的优势较大。”一位期货公司农产品分析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上市猪企或还会继续扩张后备产能。

当前,产能增加依旧是生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养猪业或难在短期内熬过来。“虽然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开始下降,但短时间内还很难说行业整体基础产能明显调节了。能繁母猪影响的是十个月后的商品猪的供应。在产能增加的背景下,行业生猪产能增长的趋势还会延续一段时间。产能是否出现拐点,还要看未来几个月、下半年能繁母猪的增减量。”朱增勇说。(记者 马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