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糖逐渐“失宠”。9月3日,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行的首届中国饮品健康消费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倡导通过减糖实现饮料健康化。在他看来,饮料行业要发展,甜味剂部分替代糖是大趋势。论坛同时发布的《健康中国饮料食品减糖行动白皮书》中提到,全民控糖时代已经到来,无糖饮料正在迅速崛起。
首届中国饮品健康消费论坛现场
甜味剂部分替代糖是大趋势
陈君石表示,人体每天的摄糖量最多不要超过50克,最好要少于25克。据了解,糖分摄入过多导致的健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减糖是近几年以来世界范围内的一大趋势。在世界范围内,糖的“失宠”早已显现。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计划 (2019-2030年)》就曾提倡,人们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克,同时提倡消费者食用甜味剂代替蔗糖的食品和饮料。
含糖饮料是人体摄糖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含糖饮料的消费人群比例及其消费量均呈快速上升趋势,尤其3-5岁儿童摄糖量中有42.1%来自于含糖饮料和乳饮料。例如,根据配料表可知,一瓶500毫升的可乐(有糖)中,每100毫升含糖10克,一整瓶含糖量达到50克。根据此前上海市消保委的调查结果,一杯正常大小的奶茶中含糖量高达62克,相当于14块方糖。
陈君石表示,食品中减糖的方法一是真正减少糖分,这会导致食品口味变得不甜,需要消费者慢慢适应;二是用部分或全部甜味剂来代替糖,这能实现在减糖的同时保证食品甜的口味。他认为,饮料行业要发展,甜味剂部分替代糖是大趋势。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甜味剂包括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木糖醇、山梨糖醇、赤藓糖醇等。从甜价比来看,甜蜜素、阿斯巴甜等较高,而木糖醇、赤藓糖醇较低,即达到相同的甜度赤藓糖醇成本较高。不过,即使如此,赤藓糖醇甜味纯正,能对于掩盖其他高倍甜味剂的不良风味具有一定的作用,且天然、零热值、不参与血糖代谢,因此其使用频率非常高。
据了解,前几年阿斯巴甜受追捧,而近几年赤藓糖醇更受青睐。数据显示,我国赤藓糖醇产量从2015年的1.8万吨增长到2019年的5.1万吨,以29.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成为产量增速最高的甜味剂。2019年,赤藓糖醇市场份额(产量)占比达到 24%。而阿斯巴甜市场份额逐年减少,从2015年的22%减少至2019年的8.6%。去年,我国赤藓糖醇的产量达到6.28万吨,而阿斯巴甜仅有1.92万吨。
“元气森林们”推动无糖饮料崛起
在论坛上,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发布的《健康中国饮料食品减糖行动白皮书》显示,过量食糖是导致肥胖、糖尿病等生活方式疾病流行的原因之一,而含糖饮料的过度摄入使得糖尿病人群年轻化,发病率也逐渐上升。为了做好减糖行动,白皮书从饮料行业结构化、减糖健康、环保、品牌化等四个方面指明未来减糖发展方向。其中提到,全民控糖时代已经到来,无糖饮料成为首选,“减糖”成为了饮料行业一大趋势。
实际上,近几年,饮料大品类与其中的无糖饮料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在饮料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无糖饮料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饮料产量呈不断下滑态势。2016年我国饮料产量为近几年的最高值,达到18345.2万吨,随后产量开始下降,到了去年,全国饮料产量为16347.3万吨,同比下降7.97%。与此同时,全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企业营收也逐年减少,去年,全国规模以上饮料制造企业营收为3007.3亿元,同比下降37.54%。
与此同时,无糖饮料却异军突起。中国产业信息数据显示,2014年-2020年,我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从16.6亿元增长到11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8.69%。2019年,我国无糖饮料的市场份额为2.85%,到今年,这一比例上升到4.07%。据预测,我国无糖饮料市场规模将在2027年达到276.6亿元,市场增速高、空间大。
《益普索2020食品饮料趋势分享》的数据也显示,无糖饮料渗透率达到55%,与2018年相比增长了19%。近80%的消费者表示,相较于正常含糖的包装饮料,他们更愿意考虑无糖包装饮料产品。
不过,这些都离不开越来越多企业在无糖饮料领域的发力。据了解,元气森林是业内较早使用赤藓糖醇作为代糖的饮料企业之一,2018年,元气森林推出了无糖气泡水,加深了消费者对无糖饮料的认识。此后,包括雀巢、喜茶、青岛啤酒等大公司竞相推出无糖饮料新品。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可口可乐在全球推出的1000多种新产品中有400种是低糖或无糖产品。(记者 周子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