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减少收费,让广大市场主体切身感受到融资便利度提升、综合融资成本实实在在下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普惠金融”再次被提及,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老问题,有了更多发力点。

自去年年底以来,央行已经通过两次降准,下调逆回购、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商业银行释放金融活水,今年货币政策的力度有望加大。

“继续降低实际贷款利率,有赖于继续扩信用、维护金融机构流动性合理充裕和降低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这一系列的要求表明,今年将继续实行稳健略宽松的政策取向,相关的降准和降息操作也值得期待。”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表述,既体现了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也明确了未来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取向。金融机构也要根据政策取向,继续加大普惠金融业务拓展力度和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优化风控措施,才能获得更可持续的经营。

自上而下,要让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更强,各项举措正稳步推出。近日,江苏银保监局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2022年江苏经济良好开局的通知》,从小微金融增量扩面等方面提出9条措施,全力保障全省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对于发展前景良好但暂遇困难的小微企业,要结合实际优化还款方案,力保市场主体稳定。”江苏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通知》要求,我省银行业保险业继续保持全省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户数“两增”,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要力争全年小微企业法人首贷户超过上年。增加制造业信贷资源配置,力争全年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上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余额稳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和过去3年不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国有大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目标不再量化。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普惠金融目标从“量”向“质”转变,不只是国有大行,还包括中小银行,形成普惠金融长效机制才是未来发力点。

当前,商业银行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拓宽服务范围,降低准入门槛和服务成本,有效地提升了普惠金融服务的精准度、覆盖面与便捷性。比如,近日中信银行南京分行顺利投放连云港地区首单筑信凭证融资,通过连云港搭建的“筑链平台”,打通业务全链,实现了基建供应链参与主体的融通创新、利益共享。

“促进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要运用好数字化这一利器,不仅可以缓解普惠客户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能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风险识别能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建议,一方面,要尽快建立覆盖全国、互联共享的公共信息数据库。由国家信息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全国层面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一套格式规范、标准统一、行业互通、区域互联的公共信息数据库,具体可包含但不限于水电、燃气、法律诉讼、通信、税务、招投标、海关、违法犯罪记录、出入境、从业人员等公共基础信息,并定期对信息数据进行维护更新和清洗。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拓宽信息数据应用场景,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数字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快普惠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商业银行要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便捷、更优质的金融服务。同时,也要加快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推动从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到销售服务等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并将生产过程与金融、物流、交易市场等渠道的数字通道打通,推动形成数字普惠金融的应用生态。(朱彬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