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高江虹


(资料图)

编 辑丨林曦

8 月底,送走最后一拨研学旅行团的孩子们,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深山里的凉山州航天科普教育基地终于安静了许多。刚刚过去的两个月,基地的暑期夏令营几乎天天爆满,每天要接待数个研学团来访。孩子们来到凉山研学,不止学习航天知识、了解彝族文化,探访彝海和螺髻山的生物奥秘,亦是孩子们暑期难忘的回忆。

今年暑期最火当属研学游,积压三年的 " 遛娃 " 需求一朝得以释放。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研学游报名人次较去年翻 2 倍,国内北京、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的研学产品销量排名靠前。历史人文、科学探索、亲近自然品类订单数较 2019 年都有大幅度增长。

凉山的研学恰好都踩中了市场的需求点,难怪在一众研学目的地中异军突起。

这个暑假,凉山热了。

从航天谷到航天城

从 6 月底开始,西昌青山机场每天落地的航班里总少不了一群来参加凉山研学团的孩子,长沙小学生周子瑜便是 8 月中旬通过参加童程童美银河漫游 - 火箭发射航天营第一次造访凉山,按照行程安排,周子瑜和其他暑期营的小朋友将一同前往西昌航天发射基地了解航天探月工程,参观火箭厂房和火箭发射架,幸运的话有机会亲眼目睹火箭发射升空,近距离感受山谷震动轰鸣。

每到暑假,大量外地孩子来凉山研学,其中航天是凉山吸引外地研学团的第一元素。高江虹摄

航天是凉山吸引外地研学团的第一元素,毕竟这里是国内最享誉盛名的商业卫星发射中心。作为我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之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组建于 1970 年,目前管理使用西昌、文昌两个航天发射场,其定位主要作为卫星发射基地,自 1983 年建成以来,西昌已经成功完成数百次发射任务,将国内外多颗卫星送上天空。

西昌发射中心总部设在西昌市,发射区位于西昌市西北约 60 公里处的冕宁县泽远镇峡谷里,卫星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六大系统的相应场区,则分散在峡谷中不同区域。因纬度低、海拔高、云雾少,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等优势,成为航天专家眼里的 " 天然发射场 "。

不过,随着人们对航天与火箭发射的兴趣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人争相涌进峡谷参观,携程数据显示,截至 8 月 7 日,今年暑期 " 西昌发射中心 " 相关产品订单量比 2019 年增长 269%。原先仅供卫星发射相关的配套设施越发捉襟见肘,亟需扩容。

8 月中旬,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探访西昌发射区及其山脚下的凉山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发现尽管当地已斥巨资进行道路投资,优化了从西昌机场、火车站等地到卫星发射区的路况,可两车道只能应对常规需求,一旦旅游车辆大量涌入,依然容易堵塞,尤其是发射区峡谷底下的停车场无法满足上百辆车的停靠需求,这无疑将限制当地航天旅游的发展需求。

而上到发射塔附近的参观平台,虽然平台距离火箭发射塔距离非常近,仅两三百米远,相当震撼,但参观平台的环境极为简陋,也没有太多延展和活动的空间。观景平台工作人员预计每年接待游客量在几十万人次左右。

" 我们必须拉开航天旅游空间距离,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 从发射塔下来到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有十几公里的距离,冕宁县文广旅局局长刘高指着沿途的田野向记者介绍道,冕宁正准备围绕卫星发射规划建设一系列的航天文旅项目,深度挖掘航天文旅经济。

比如发射塔架的实地参观,冕宁政府已经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商洽,获得独家授权经营发射塔的参观游览活动,以学生为主的研学团将可有条件进入发射塔区域内,近距离触摸和参观发射塔。尤其特别的是,进入发射塔区域之前,冕宁政府将建设一个实体火箭展出厅,所展出的是当年西昌发射中心第一次发射时,为保证成功性多准备的火箭备品,如今将移交对外展出。实体火箭展出国内外都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参观价值。

而在发射塔附近的彝族村落八一村,冕宁政府拟建设实况发射观景平台,让游客能够近距离观察卫星发射的盛况,感受山谷的巨大震动,同时提供丰富的文旅业态,游客们不仅仅能参观发射塔,观看火箭发射,还能住下来体验当地的彝族文化。

从发射区的峡谷出来,沿着安宁河将有 2000 多亩土地规划发展航天现代农业,专门进行航天物种培育和种植。这片区域也将专门建设一条观光车道,让游客能穿行绿色田园之中,亲近航天果蔬种植园。社会车辆则走另外的车道。

驾车行至漫水镇,冕宁政府还规划了 500 多亩地建设航天小镇,其中包括航天博览园、航天体验园,完整呈现我国卫星发展的辉煌历程,甚至不回避上世纪 90 年代失败的血泪经历,让孩子们更深切了解我国航天发展的艰辛不易。同时,航天博览园还有众多火箭发射回收的实物展出,包括回收仓、整流罩等,让孩子们有更多亲身参与和体验的空间和项目,提供更好的研学体验。

刘高认为围绕航天主题发展不同板块,丰富旅游业态才能延长游客游览时间,留得下旅客,切实拉动当地文旅经济。据其透露,项目计划投资 20 亿到 50 亿元,已经完成了一部分项目筹建,但受疫情影响,还有些项目亟待新资本进场。

凉山研学新长征

不独航天,凉山还有众多吸引研学团的要素,比如汉彝民族团结历史和丰富多样的自然地貌。

1935 年 5 月,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进入凉山,时任红军前卫先遣司令刘伯承与彝族部落首领果基小叶丹在彝海湖边结盟,为这里留下了红色的篇章。彝海结盟也成为红军长征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

坐落于彝海边上的彝海结盟纪念馆陈列了 200 多件红军长征时期的文物,比如红军外出证章、红军旗杆头、当年的枪支、手雷、大刀,以及红军当年长征经过冕宁时送给老百姓的银元、糖果盒、手镯等物。展厅里还展出了刘伯承和果基小叶丹歃血结盟后,刘伯承授予果基小叶丹的 " 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 " 队旗。

如今松林翠绿、绿水悠悠的彝海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色景点,围绕着彝海结盟,相关研学团还会安排孩子们去了解彝族漆器制作、火把节等文化内容。

日前文旅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工委联合印发《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行动计划 ( 2023--2025 ) 》,提出 " 用三年时间打造百堂红色研学精品课程、千条红色精品研学线路 ",彝海无疑是其中重要一条精品研学线路。彝海不仅讲述红色故事,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孩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

" 彝海周围没有明显的进水口,但常年保持水位不降,彝海的水是从哪里来的?还有彝海的湿地面积那么大,湿地的作用是什么?" 四川能投彝海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厚坤表示,除了卫星发射等航天吸引力,对于孩子们来说,凉山还有大量的地理知识和人文环境能够教学。比如彝海景区的天文观测条件优越,被打造成彝海星空暗夜公园,孩子们可以露营观星,进行天象观测,目前公园内也已安装了数字天象厅,可以更系统地掌握天文知识。

康厚坤透露,目前全国各地家长对更深入探索科学知识类研学团的需求有明显的增长,该公司除了自营的研学团,也和不少一线城市的专业机构合作开展高阶研学活动。比如该公司与南京北极天文仪器合作开设的天文研学项目,在观测设备上就能吊打市面上一般的研学团。

在康厚坤看来,凉山的研学可拓展 " 天、山、海 " 不同系列,其中 " 山 " 的知识点除了解当地峡谷地貌,地震断裂带等,还有一个非常特别之处,即 " 暗物质 " 研究。暗物质是可能存在于宇宙中的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物质,只有在极深的地下才有可能直接探测到。科学家们推测,正是由于暗物质强大的引力作用,宇宙中的物质才能够聚合,形成星体和星系。可以说,找到暗物质将给宇宙探索带来重大变革。

很少人知道,凉山州的大山深处 2400 米下,就藏着目前全世界最深也是最大的暗物质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康厚坤认为,就像当年没人预料得到卫星发射也能参观,暗物质实验室未来没准也向公众开放。如今单单是暗物质概念的联动,就大大丰富了当地研学内涵。

然而,拥有这么多 " 宝 ",凉山旅游资源尤其是研学旅游犹在 " 深闺待出阁 "。当地优越的资源正在慢慢被公众所知,蜂拥而至的众多研学团便是例证。随着相关文旅投资逐步落地,当地旅游接待能力提升,兴许再等三五年,凉山研学旅游会有另一番风貌。

SFC

本期编辑 黎雨桐 实习生 宋佳遥

21 君荐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