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倡导“就地过年”的背景下,多地推出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文化和旅游“大礼包”,并采取发放消费券、门票减免优惠等措施加大对文化旅游消费的支持力度。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文化和旅游业是新型消费业态的重点,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一些重点城市推出线上文化旅游活动,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对春节假期娱乐消费的需求,又可以避免出现人员密集防止疫情扩散,是文化旅游消费的创新性尝试。
具体来看,近日,北京市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文化资源,推出春节、元宵节系列线上文化旅游活动;春节期间,陕西省将推出7天假日“数字文化和旅游套餐”,提供更多线上演播、云展览、云旅游等产品和服务。并全力保障旅游出行,提供更多优质乡村游、周边游、春节主题游等丰富的旅游产品和假日休闲活动,满足群众旅游休闲需要;江苏南京市推出多项举措丰富群众节日文化和旅游生活,春节假期向外地留宁过节人员派发“春节留宁过大年·文旅惠您大礼包”优惠活动,全部美术馆和公共图书馆实行免门票优惠政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假期文化休闲活动需求;三亚市推出“岛民不宅家,春节游三亚”主题系列推广活动,邀请70多家旅游企业参与,从吃、住、行、游、购、娱出发,整合推出多种旅游产品及优惠。
巨丰投顾投资顾问总监郭一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就地过年”的号召下,各地丰富线上优质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将直接拉动当地文化旅游市场消费。一方面,“就地过年”使得很多外地人成为当地旅游的新生力量,本地游、周边游等有望给“本地旅游”带来直接的门票等收入;另一方面,在当地各种服务之下,和旅游相关的特色产品、餐饮、食宿等也将带来较大的消费提升。此外,一些新型的旅游消费场景和服务,也有望满足大家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培育和释放更多的消费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线上文化旅游消费将呈现加快发展新趋势。”张依群表示,“就地过年”催生出的消费模式与以往常规状态比较,围绕人们的行为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激发,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更加紧密,政府的引导性、市场的敏感性和消费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娱乐消遣与文化欣赏、文明消费和素质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再度被春节假期“就地过年”政策所放大,传统单纯观赏型的旅游行为正在向文化、教育、知识、传承、休闲等高端旅游深度休闲消费方向发展,有助于激发旅游消费市场的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