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艘LNG巨轮携清洁能源漂洋过海而来,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开花,一座座产业园区拔地而起……昔日人迹罕至的临海荒滩,如今已成为向海发展的前沿阵地。

两面环海、拥有86公里绵长海岸线、496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海洋是如东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潜力所在。纵观如东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向大海要资源、求发展的奋进史。近年来,策应海洋强国建设以及江苏沿海发展战略,如东锚定“打造全省向海发展先导区”目标,充分发挥一类口岸开放及清洁能源枢纽优势,大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向海大港口、大产业、大开放格局正加速形成。

建大港,

打造向海发展“桥头堡”

7月22日中午12时45分,在4艘拖轮的牵引下,来自卡塔尔的Q-MAX型LNG运输船“拉什达”号安全平稳停靠如东洋口港LNG码头。

作为目前世界上船体最大的LNG运输船,“拉什达”号此次共载货约11.2万吨,折合天然气约1.6亿立方米,相当于8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气量。“投运11年来,全球在运行的Q-MAX型LNG运输船均已光临过中石油江苏LNG接收站。”中石油江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缪晓晨告诉记者,Q-MAX型LNG运输船的常态化靠泊,标志着洋口港烂沙洋航道与接收站码头已适应全球各类型LNG巨轮的通航及接卸需求,对进一步放大港口优势,提升港口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沿海地区而言,要想富,先建港。倚港而兴,是“向海经济”最强势的一环。近年来,围绕提升港口能级,如东大力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一系列重大工程相继实施。目前,洋口港烂沙洋北水道10万吨级航道通过浚深航槽,已升级至15万吨,打通了大型船舶进出港通航“大动脉”;阳光岛南侧航道具备7万吨级船舶双向通航能力,可保障临港工业区企业生产原材料和成品水运需要;陆岛连接通道——黄海大桥二桥工程计划今年底合龙,明年6月份交付验收,建成后,大桥运载能力是现在的两倍,将有力提升港口物流综合服务能力;洋通高速二期正在进行灌注桩施工,该高速通道2024年年底通车后,可助力洋口港快速接入G15、G40等国家干线高速,对改善港区集疏运条件、促进向海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洋吕铁路(如东段)也在加紧建设中,该铁路建成后,将打通铁路进港“最后一公里”,为港口经济腾飞注入强劲动力。

随着港口基建提速加力,如东向海发展的通道愈发通畅。2011年正式通航至今,洋口港液化产品吞吐量实现了从零到百万吨的跨越,2021年全年共接卸LNG718万吨、丙烯腈27万吨,创下开港以来最高纪录。今年上半年,港口吞吐量超350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据如东海关统计,1-6月份,如东实现外贸进出口284.67亿元,同比增长40.1%,增幅列南通市4县(市)6区第一。

聚产业,

点燃向海发展“主引擎”

打造向海经济,核心在港,重点在兴“业”。眼下,如东临港产业区内,总投资450亿元的江苏省重特大产业项目——金光如东产业基地项目1号、2号、4号生产线12台纸机顺利开机投产。“3号、5号、6号、7号生产线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金红叶纸业(南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威助告诉记者,一期全面投产后,公司年应税销售可达百亿元。

金光项目之所以选择落户如东,看中的就是海港优势。“进口原料需要我们布局沿海,如东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便捷的向海通道,可以大大节省企业运营成本。”林威助说,金光项目由印尼金光集团投资建设,主要生产“清风”“唯洁雅”“真真”等享誉国内外的生活用纸产品。项目规划分三期实施,其中,一期设计年产能为78万吨,建成后,该基地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一生活用纸生产基地。

近年来,如东积极抢抓政策机遇,大力发展以海洋产业、绿色临港产业、腹地特色产业为主的“向海产业”,重点打造以洋口港经济开发区、洋口镇(沿海经济开发区)、如东经济开发区等载体为主的“向海产业”聚集基地,推动向海经济全面起势——

洋口港经济开发区依托港口优势,精准布局石化新材料、LNG等产业板块。计划总投资450亿元的桐昆(洋口港)聚酯一体化项目致力打造纺织一体化基地,建立以PTA—聚酯—长丝—加弹—经编—印染为核心的纺织产业链,实现从“一滴油”到“一根丝”再到“一匹布”的全产业链模式;威名石化项目致力打造一个从石化到精细化工,从生产、销售、研发、物流到检测的产业集群;3平方公里的阳光岛上,中石油、国信、协鑫、华润4个重大能源项目先后布局,预计到“十四五”末,该岛年周转规模将超过2000万吨,有望实现年应税销售超1000亿元。

如东经济开发区重点培植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安防、纤维新材料3个产业集群,推动江东电子铜箔二期、恒辉产业园、鸿瀚新材料、锂电池用铝塑膜等一批产业项目加快建设。

洋口镇(沿海经济开发区)倾力打造以化工新材料、高端植保、新能源等为重点的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吸引了优嘉植保、九九久新材料、中国天楹重力储能及成套设备制造等众多优质项目落户。

多年来,如东以海为媒,促海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逐步构建起向海发展的四梁八柱,体量规模大、产业结构优、支撑带动作用强、延伸配套性好的现代产业集群在如东沿海加速崛起。

优服务,

激发向海发展“内动力”

做大做强向海经济,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盛夏的如东骄阳似火,南通联膦化工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也是一派忙碌景象,准备出口国外的水处理剂系列产品正在装车。“我们企业获得AEO高级认证资质后,近3个月的出口订单量和通关效率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刘帆说,“多亏了如东海关的服务指导,联膦成为全市膦化工行业内首家获得AEO高级认证的企业,日常通关时间比以往缩短了70%,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

企业是鱼,环境是水。优化营商环境的目的,在于激发企业活力,助推企业发展。瞄准这一目标,近年来,如东刀刃向内,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动高频事项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面扩展“一件事”“跨省通办”事项范围,全力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拿地即开工”等举措,形成了一套减环节、减时限、减费用的机制。删繁就简,让企业少跑腿,如东在股权变更登记上简化企业申请材料和环节,实现申请材料“一次提交、多次复用”,办理结果“数据共享、自动交换”,减少申请人参与环节,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

以优质的服务,为向海重大项目保驾护航。如东先后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前延”服务工作方案》《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代办帮办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工程建设报批报建流程简化,避免“体外循环”和“隐性审批”问题,并组建了由17名业务骨干、窗口首席代表为主的首席审批服务咨询队伍,问企所需、所急、所想。

“当得知我们遇到原料运不进来的困难后,地方政府服务专班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帮我们开通了水陆两条运输绿色通道,运来3万多吨建材,保障了3座LNG储罐按期浇筑。”江苏国信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人沈寅飞告诉记者,专班服务人员会定期到现场了解情况,帮助项目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不断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让如东经济发展持续稳中有进: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0.06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98.47亿元;到6月底,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510.04亿元,比年初增加248.25亿元,同比增长29.5%;1至5月份,全县累计完成到账外资2.41亿美元,同比增长100.2%……

种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栖。今年,如东将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保市场主体、保就业和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举措,以更优营商环境畅通向海发展通道,为实现跨越赶超积蓄新动能。孙炜杰 江海燕 徐书影

推荐内容